快捷搜索: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作为俄罗斯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最后一款专用型截击机,米格31可谓是大名鼎鼎,它是全球最重的战斗机,也是全世界唯一的钛合金战机(SR71是侦察机),更是全世界飞行最快的涡扇战斗机,集众多光环于一身。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少有涉及的侧面来了解一下这款堪称传奇的战机。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终极截击机——米格31


一切以超越F14为目标的捕狐犬

米格31是米格25的深度改进型。前代米格25大获成功,让前苏联领导层大受鼓舞。不过米格25毕竟是在简陋条件下设计建造的,采用的很多技术在米格25刚服役便已经大幅度落后,很多技战术指标也因为前苏联当时落后的电子工业而留有遗憾。再加上70年代著名的别连科事件,米格25对于西方已经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别连科事件中的米格25

于是米格25的深度改进型号Ye-155MP截击机(正式型号米格31)开始加速进行。值得一提的是,与苏27研制深受美国F15影响一样,米格31的研发也深受美国F14的影响(F14服役于1972年,米格31研制时间不早于1975年)。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Ye-155MP截击机(米格31原型机)


钛合金战机米格31为什么比米格25更重

前面提到了, 米格31是目前现役最重的战斗机,其最大起飞重量高达46.2吨。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款钛合金战斗机,米格31的钛合金用量达到了16%(是米格25的两倍),此外还有33%的铝合金(是米格25的三倍),不锈钢的用量则从米格25的80%降到了50%。但是米格25机型中最大起飞重量最大的米格25RB也只有41.2吨,其它型号的最大起飞重量在36吨~39吨之间。之所以出现米格31重于米格25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在尺寸上,米格31要大于米格25,此外更多的内油和机载设备,米格31的空重高达21.8吨,这要远超米格25的15吨。因此米格31比米格25重也就是容易理解了。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25(上)与米格31尺寸对比


米格31气动布局逊色于F14一筹

F14是美国第一款三代战斗机,可变后掠翼设计赋予了F14在具备良好的高速性能的同时,兼顾了优异的近距离机动性。虽然号称是战斗机,但冷战时代服役的F14实际上还是以拦截敌方战斗机和轰炸机为主,尤其是装备的AN/AWG-9多普勒火控雷达更是同时代最强大的机载雷达之一,最大探测距离超过300千米(大型目标),对于战斗机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60千米。还具有边搜索边跟踪的能力,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同时引导6枚AIM-54A导弹攻击六个目标,具备强悍的截击能力,性能远超苏联当时装备的米格25系列。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的F14A多次在伊拉克战机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便击落了对手。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AN/AWG-9和不死鸟赋予了F14不俗的远程截击能力

Ye-155MP截击机在设计之初便考虑过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在三个项目中的B方案就是可变后掠翼设计。不过前苏联在电子工业方面的劣势,无法研制出像美国F14上采用的无级变速可变后掠翼,对机动性的提升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且复杂的可变翼结构造成了可靠性下降,机身死重增加,这对于“斤斤计较”的战斗机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最后Ye-155MP截击机采用了传统的常规布局。保守的气动布局加上庞大的机身,这也为米格31糟糕的格斗性能埋下了伏笔。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网友制作的可变后掠翼版Ye-155MP截击机CG


在雷达上找回场子——首款采用相控阵雷达的战机

另外在机载火控系统方面,米格31的火控系统被命名为“盾牌”,是一款以“盾牌”机载无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具备多目标跟踪和多目标打击的新型多通道远距离拦截系统,这也使得米格31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装备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领先西方至少20年(西方最早使用相控阵雷达的F22、阵风和F2出现在21世纪初)。

不仅应用时间最早,技术还非常先进,现代战斗机必备的“边跟踪边扫描”和“多目标攻击”功能米格31早就有了,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搜索、跟踪和敌我识别同时进行。而且“盾牌”雷达还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双波段(X波段和L波段)的机载雷达。对战斗机最大探测距离达200千米,跟踪距离为9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其中4个发起攻击。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装备“盾牌”相控阵雷达的米格31B

从雷达性能来看,米格31的“跟10攻4”似乎逊色于F14的“跟24攻6”。但实际上,F14的AN/AWG-9包括后续F14D的APG-71(APG-71是AN/AWG-9的数字改型)都是传统的机械扫描多普勒雷达,雷达波束的扫描范围很窄,目标数据刷新慢,因此F14的多目标跟踪和攻击能力只能在很窄的扇面内才能实现,目标只要稍微大一点的机动便能飞出F14雷达的扫描范围从而摆脱锁定,F14的远距多目标攻击能力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AN/AWG-9雷达注定了F14的多目标攻击能力逊色于米格31

米格31的电扫描相控阵雷达雷达波束的扫描范围要远大于F14,目标数据刷新也超过传统机械扫描,多目标跟踪和攻击的效果实际上要远好于F14。而俄罗斯现役的米格31改进型米格31BM换装了升级版的“盾牌”A火控雷达,通过换装新型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320千米(大型目标),对战斗机最大探测距离为240千米,最大跟踪和攻击目标数提高到了15个和6个。至此,米格31在雷达上实现了对F14的全面超越。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31BM

事实上,美军也意识到F14的雷达的先天不足,在F14的终极改进型号“终极熊猫”上,APG71雷达被更为强悍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所替代。只是F14斯人已逝,没有对手的米格31终将寂寞终老。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只存在图纸上的终极熊猫使用了相控阵雷达


强于F14的中远距截击能力

在武器方面,前苏联为米格31研制了R33远程空空导弹,这也是目前俄罗斯现役空空导弹里最重和射程最远的导弹,弹长为4.15米,弹径为380毫米,弹重为490千克,战斗部重量高达47千克,最大射程为120千米(略小于AIM-54A的150千米),改进型号则达到了200千米,在射程上实现了对AIM-54A的反超,整体性能与AIM-54A不相上下。只是R33没有实战经验,与拥有不俗实战经历的AIM-54A相比,底气显然没有那么足。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R33远程空空导弹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为米格31BM研制了全新的R37超远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提高到300千米,主要用于攻击敌方预警机等高价值目标。此外,配合载机米格31BM具备下视下射功能的的“盾牌”A相控阵雷达,R37还具备拦截低空巡航导弹的能力,并在2017年7月成功进行了拦截巡航导弹的实战演练。至此,米格31的远程导弹性能实现了对AIM-54A导弹的超越。只是后者已经随着F14退役,颇有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意味。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展台上的R37M远程空空导弹

米格31有8个外挂点,其中机腹四个(前两个挂点采用半埋式设计,可以降低挂载飞行阻力)主要用于挂载四枚远程空空导弹。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31的半埋挂架(图左)和半埋式挂载的R37M远程空空导弹

米格31机翼的四个挂点一般用于挂载R40中程弹或R60格斗弹或者副油箱。下图的米格31B携带了四枚R60格斗弹,而且采用的是比较罕见的串列式挂架(这也是识别米格31B的最大外在特征),这样四枚R60只占用了两个挂架,剩余两个挂架理论上可以用来挂载其它武器,不过这样做会加大阻力,十分注重高速性能的米格31一般情况下选择直接拆掉这两个挂架。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采用四远四近(4枚R33+4枚R60)挂载的米格31B

在米格31可以携带的各型空空导弹里,比较特殊的就是R40导弹,这种一种与R27和法国米卡类似的导弹,其导引头可以在半主动雷达和红外导引中互换,相应其身份也在中距导弹和近距格斗弹之间切换。R40导弹采用两级式固体火箭发动机,主发动机在前,助推发动机舱位于弹体后部,细长的弹体有利于弹道稳定,适用于高空高速拦截攻击。不过该型导弹也存在速度较慢的缺点,再加上前苏联感人的电子水平,R40虽然设计理念十分新颖,但是其整体性能还是要弱于F14的AIM7麻雀中距导弹。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AIM7麻雀性能要强于R40

下图的米格31B的R40采用的就是红外导引头(圆形的红外导引头)的R40TD,最大射程为20千米(早期型号)或50千米(改进型号)。这样的挂载主要用于敌方战斗机进行拦截。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采用四远两中(4枚R33+2枚R40)的米格31

下图为采用四远两中两副油箱挂载的米格31B。这架米格31B挂载的是雷达导引头(导引头是尖的)的R40R,最大射程为50千米(早期型)或80千米(改进型号)。两个副油箱可以增加米格31B的航程,显然这架米格31B将要进行超远距离巡航任务。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采用四远两中两副油箱挂载的米格31

改进型的米格31BM增加了携带新一代R77中距弹和R73格斗弹的能力,R73格斗弹的性能上实现了对F14的超越,R77中距弹则与F14的AIM120不相上下。两种导弹可以根据拦截对象的不同选用多种挂载方式,例如下图米格31BM采用的是四远(R33)+四近(R73)的空优挂载,飞行阻力更小,可以有效发挥米格31的高速性能,适合拦截轰炸机等机动性一般的目标。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采用四远四近(4枚R33+4枚R73)挂载的米格31

下图的米格31BM采用的则是四远(R33)+两中(R77)+两近(R73)的空优挂载。这种挂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远中近梯次拦截能力,主要用于对付敌方战斗机这样的高机动性目标。“四远+两中”可以有效发挥米格31BM超大尺寸机载雷达的探测优势和多目标打击能力,可以对目标在中远距离进行多次拦截,最大程度避免进入米格31不擅长的近战,而两枚R73也保证了米格31BM万一与敌方战斗机近距离遭遇时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关公战秦琼,F14VS米格31

在我们用米格31与F14进行模拟对战之前,我们来了解下双方的高马赫数下机动性能(也就是俗称的高速机动性)。高速机动性虽然一度被三代机所摒弃,但是在四代机上却又被重新重视起来,因为具备高速机动性的战斗机(比如F22)在超视距空战中可以凭借高速完成各种占位、进攻和脱离机动,以自身的高能量状态压制对方导弹的攻击距离。

而在这方面,突出截击性能的F14能以2.04马赫的速度在1.5万米飞出7G的过载。而号称终极截击机的米格31可以在同样高度以2.6马赫的速度飞出5G的过载,高速性能远超F14。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为米格31BM运送R33远超空空导弹

那么在进入视距内之前,米格31凭借远超F14的高速机动性以及雷达的优势有很大概率能击落F14,并能凭借高达2.83马赫的急速轻松摆脱F14发射的不死鸟和麻雀导弹。进入视距内之后,米格31的飞行员只要不蠢到和F14玩机动性,依靠远超F14的高速性能,虽然不能拿F14怎么样,至少脱离战斗自保还是可以的。

夭折的三代机杀手——米格31M空优型

20世纪80年代初,考虑到西方以F15为代表的高机动性三代机的服役,米格31孱弱的机动性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前苏联需要一款“保留相当的空中机动性”并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大载弹量的新型截击机。出于稳妥的考虑,当时有两个项目同时进行。其中一个是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31M项目(另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苏30项目)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31M三视图

米格31M于1983年开始研制,从外观上来看,机首被设计成下垂7度,以改善飞行员视野,此外前挡风玻璃采用了三代机主流的整体单片式,视野更好。后座舱的座舱盖高度减小,并加粗了座舱盖后面的机身脊背,这使得米格31M从外观上看更像是一款单座战斗机,此外加大了机翼边条,外观呈明显的圆弧形,机翼翼尖增加两个外挂点用于挂载电子战吊舱。相对于米格31的其它型号,米格31M外观上的改动相当巨大,差异之大,几乎相当于另外一款机型。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31M外观和其它米格31区别很大

另外,米格31M的机腹半埋挂点从4个增加到了6个,可以同时携带6枚远程空空导弹,机翼四个挂点增加了对新一代R77和R73导弹的支持。米格31M执行拦截任务时,最多可以一次携带6枚R73远程空空导弹和4枚R77中距空空导弹,提高了持续作战能力。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31M的机腹挂点每排增加到3个

在机载设备方面,米格31M新型的“盾牌”M远距离拦截系统,其核心的“盾牌”M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直径达到了1.4米,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战斗机机载雷达,再加上新型号的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盾牌”M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360千米,可以跟踪24个目标,并对其中6个目标进行攻击距离,制导距离达到了200~230千米。米格31M还安装了新型号的光学跟踪系统,对于隐身目标具有更好的探测性能。同时座舱也进行了升级,采用了四块(前一后三)液晶显示器取代了部分仪表,大幅度减轻了飞行员的操作负担。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米格31M的后座舱

此外,米格31M还安装了更大推力的D30F-6M发动机,单台最大状态推力93千牛,加力推力达到了152千牛。确保了米格31M的飞行性能并没有任何下降。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与米格31M同型号的D30系列发动机

经过你大改后的米格31M是一架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除机动性外,整体将达到三代机的水平。只是生不逢时的米格31M赶上了前苏联解体,囊中羞涩的俄罗斯最终放弃了米格31M项目。不过米格31M的部分技术被应用到了米格31BM上,也算是另类的重生吧。

永远的传奇,俄罗斯的终极杀手锏米格31

▲生不逢时的米格31M


后记

就如同梅卡瓦主战坦克是为以色列亮相打造一样,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专业截击机,米格31也是一款为俄罗斯量身打造的机型,也许它并不适合其它国家,但绝对是最适合俄罗斯。作为俄罗斯空军重要的组成部分,米格31还将在俄罗斯服役相当长的时间,继续书写着传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