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架超远程中型客机,波音787能否将梦想照
真正的21世纪客机
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天都在上演,几乎每天都有新发明产生。同样航空运输业也正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或许拉开变革大幕的正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架飞机,它是全球首款超远程中型客机,它的名字是“波音787”。
波音787-10
早在20世纪末,波音就意识到本该属于自己的民航市场正在被来自欧洲的竞争对手逐步吞噬,如果波音不能敏锐的做出改变,那么等待波音的很可能是同麦道、康维尔等公司同样的下场。未来的航空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飞机呢?
虽然超音速客机失败了,但速度始终是各个生产商为之努力的方向,波音也不例外。起初波音打算设计一款能够接近音速巡航的客机,但这一想法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911事件对美国民航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国际油价不断攀升,音速巡航显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极高的油价更是打死了一众四发客机。最终波音选择了放弃转而设计一款效益更佳的客机。
被油价打死的空客A340
2003年波音正式推出了其最新设计“波音7E7”,E代表了经济、效率以及环保,完美诠释了波音在设计这架飞机时所遵循的理念。这也符合了新世纪民用航空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谁能运用最低的成本保持最高的上座率,谁就是赢家。
波音747
波音7E7有着一个十分梦幻的开局,由于其极富特点的设计,以及非常符合新世纪标准的概念,波音7E7斩获了波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新机型的启动订单——来自全日空的50架订单。随着首笔订单的确定,波音7E7也最终确定了其正式的定型代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波音787。
新技术,新思路
波音787系列之所以能被称为真正的21世纪客机,不外乎其不仅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而且其发展思路符合未来航司对客机的要求,更舒适,更经济,更环保。而这些优势恰恰完美体现在了波音787的身上,这也是787在设计之初所遵循的设计理念。
首先我们来讲讲波音787为了省油都下了那些功夫。波音787采用了和737以及777相类似的超临界机翼设计,不仅提高了飞机的气动效率,减少了油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飞机整体的机动性得到提升。
波音787还采用了流线机鼻、鲨鱼鳍式翼尖小翼与尾翼,这些设计可增加5%的气动力效率,对节约燃油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诸如平滑机翼技术以及采用简单的枢轴后缘襟翼,这些设计也都进一步的帮助波音787系列降低油耗,提升巡航速度。据统计这些先进的设计使得波音787每年的油耗可以减少近30000加仑。
波音787系列的动力系统也堪称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为波音787设计的引擎即便是来自不同的公司,也都具有相同的接口,这就使得在一架波音787身上可以采用两种甚至多种型号的引擎,这在世界民航客机史上当属首次。
波音787系列可以采用通用电气的GEnx及劳斯莱斯的遄达Trent1000等引擎,这两款引擎的性能自然都没得说。我们以GEnx为例,该款引擎拥有极高的涵道比,噪音更小,油耗更低,单台推力更是达到了284KN。搭配上波音特有的优化算法,帮助发动机与机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多种技术的叠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波音787驾驶舱
波音787的驾驶舱以及航电系统自然也是最先进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研发和使用成本,波音787系列的驾驶舱环境保持了与波音777等其它波音机型的高度通用性,这使得航司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机组适应新客机的操作和使用环境。航电系统具体的配置和型号在这里也不做过多赘述。
当然对于乘客而言,乱七八糟的省油技术一点意义也没有,真正吸引他们的是舒适的乘机环境,而这一方面波音787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所有同类型客机里做的最好的。波音787乘机环境可以用四个“最”来形容。空气质量最好、客舱面积最适、舷窗面积最大以及噪音最小,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各种新技术的采用。
目前市面上共有三种型号的波音-787,包括波音787-8、波音787-9以及波音787-10。其中787-9和787-10都为787-8标准型的加长宽,波音787-10的载客量最大达到了330人,航程达接近13000公里,速度可达0.85马赫。
当梦想遇见现实
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波音787也不例外,自问世以来波音787也是事故不断,甚至一度到了要被停飞的境地。尤其是在2013年,日本多家航司的波音787连续8天出现诸如漏油、机舱冒烟、刹车系统故障以及玻璃出现裂纹等多种事故,一时间波音787的安全性饱受人们诟病。
不久就有波音内部员工爆料称,波音787有90%的瑕疵被刻意隐瞒,同时为了加快交付速度,波音对许多步骤进行了简化,技术标准被不断降低。当然这些说法都被波音官方所否认,波音坚称波音787没有问题。但既然有了来自波音员工内部的声音,想必这一切的一切也绝非是空穴来风,即便有50%是真,也应当引起波音公司的绝对重视。由于事故频发,2013年1月16日FAA宣布暂时停飞所有波音787。
在2019年全日空的一架波音787在高空飞行途中,气压突然开始下降,驾驶员随机应变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就将客机从13000米的高空拉到了约3000米的位置。索性机舱内压力下降速度不快,飞机最终成功降落在成田机场,并无人员伤亡。
顺势而为,波音787仍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根据波音和空客分别在2015年和2014年的预测,未来世界民航市场对双发宽体客机的需求量将达到8000架左右,而一些较为繁忙的航线对400座以上的大型宽体客机的需求量则在1500架上下。可见未来的发展热点仍旧集中在远程中型宽体客机上。这一点也得到了印证,随着A380的停产,或许证明了中型宽体客机才是最终的赢家。
空客A380
正如一位法航高管曾经说过的那样,在当前油价下任何载客数不足400人的四发客机很难实现盈利。当然就目前疫情带来的国际油价暴跌也仅仅是暂时的,随着疫情结束,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像石油这样的硬通货价格回复到高位也只是时间问题。
波音787的主要竞争对手空客A350
随着更多像787这也经济而又舒适客机的出现,未来远程大中型客机不再是大型航司的专利,许多廉价航空和小航司同样有实力加入到大飞机俱乐部。近些年波音787的客户中出现了像了德国柏林航空、新加坡酷航、捷星航空、亚洲航空等等低成本航空的身影,波音787也正在助力低成本航空和廉价航空飞的更高、更远。
低成本、舒适性仍然是航司所努力追求的不二法则,而诞生于本世纪初的波音787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虽然仍存在某些技术上的缺陷,但都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航空科技的进步不仅降低了航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也为乘客带来了更加舒适便捷的飞行体验。波音787仍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