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探索宇宙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梦想。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对星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期盼着有一天可以飞上天,低头俯瞰大地,抬头了解神奇的天空。元朝末年,喜爱钻研火器与炼丹术的陶成道,向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献出了自己的火神器技艺。火神器在后来的作战中杀敌无数,屡建奇功,朱元璋赐封陶成道“万户”。后来,晚年的陶成道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四十七支自制火箭的蛇形飞车上天。最后飞车凌空爆炸,陶成道身死,以万户之名留名青史,同时也为后来的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埋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陶成道也被尊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明朝之后数百年,中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进行过对太空的探索。直到新中国成立,钱学森回国,被中国人埋在心底最深处那颗航天梦的种子,再一次遇到春天,并开始发芽,蓬勃生长。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进入太空,打开中国人的航天之路。卫星上天,下一步则是实现几千年的飞天之梦,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五号带着杨利伟和五星红旗成功进入太空,期盼了上千年的飞天之梦得以实现!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从那以后,我们又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完成了了出舱行走,飞船对接等多个项目。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上天,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同时进入太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上天,翟志刚,景海鹏和刘伯明三位航天员进入太空。翟志刚身穿国产“飞天”航天服实现太空行走。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上天,景海鹏,刘洋和刘旺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与天宫一号对接。其中,刘洋为我国第一名上天的女航天员。

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上天,景海鹏,张晓光和王亚平三位女航天员上天,并展开网络授课。

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上天,景海鹏与陈冬两位航天员上天,并进行了为期30天的太空实验。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从2003年至今,我们一共进行了6次载人航天,送了11名航天员上天。但是,从1998年至今,我们国家一共培养了两批共17名航天员。也就是说,还有6名航天员一直处于幕后,作为战友的备份,还未曾去过太空。他们和上天的航天员一样,经过层层选拔,长时间的训练,但由于成绩稍微落后,成为了上天航天员的备份。我们在向上天航天员致敬的同时,也要记住他们,他们也是为国家付出一生的英雄!

没有上过天的航天员一共是6名,分别是邓清明,李庆龙,吴杰,陈全,赵传东和潘占春。其中,只有邓清明还是航天员,其余五人已经停训,退休,或者是转业地方,投身社会建设。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邓清明:追梦太空,时代楷模

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有一种坚持叫做邓清明。1988年,邓清明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培养的第一批航天员之一。但是他与其他航天员有所不同,他是预备航天员。后来他成功转正,但又是备份航天员,而这一备份,就是整整20多年。

神舟九号发射任务是邓清明离航天梦想最近的一次,他成为了神九强化训练队的一名备份队员。备份航天员和主份航天员一样的训练内容,一样的训练时间,一样的标准,一样需要非常良好的状态才能执行任务。邓清明和景海鹏,刘洋,刘旺一起,接受了所有的训练,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乘着神九上天。询问他内心的想法时,他说自己内心毫无波澜。但哒哒哒觉得,作为一名航天员,多次与上天的机会失之交臂,他的内心肯定非常遗憾,非常难过。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帅气的邓清明,时代的楷模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2013年。2013年神州十号发射,航天员名单中再次出现了邓清明的名字,但他依然还是备份,最后也没能成功上天,如今邓清明已经成了我国航天员中唯一一位现役,但还未曾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希望他能保持状态,有朝一日能登上太空,圆了自己的梦想。

李庆龙:英雄教练,无缘太空

李庆龙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教练员,是我国最早的两名航天员之一,也是我们国家首位登上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教练员。李庆龙曾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擅长太空行走,并且成功获得国际航天员证书。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然而,航天员的选择是优中选优,因为身体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其他航天员相比稍有差距,最后李庆龙未能成功登上太空。记者采访他时,他说:“虽然没能飞天,但我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的见证者,甚至参与创造了一段历史,我感到无上的荣光。”这句话豪迈无比,但是也能从中听出些许无奈与遗憾。

2014年,李庆龙因为年龄到达了航天员的极限,于是停训了,并退出了航天员大队,转而出任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舱外航天服和环控生保系统的研制管理工作,依然在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光发热 。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吴杰:最高指令,中国骄傲

吴杰是中国最早的两名航天员除李庆龙外的另一名,他和李庆龙一起前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培训,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训练计划,并且取得了欧盟号飞船最高指令长证书。

面对自己的遗憾,吴杰这么安慰自己:

“虽然我离飞天仅仅一步之遥,可为了我心爱的事业,我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努力。不忘初心,不悔始终。我觉得不管成功与否,能走过这段经历应该是最宝贵的,这辈子搞过航天了,才有了这种航天人特有的骄傲。”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退役航天员吴杰

2014年,吴杰到龄退役,离开了自己奉献了多年的岗位,但他没有离开航天事业。退役后的吴杰,转而投身航天科普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航天事业,支持航天事业。

陈全:功勋卓著,遗憾退休

陈全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也是吴杰与李庆龙的学生。我国第一批航天员总计14人,其中两人为最早派往俄罗斯培训的教练员,剩下十二名为学员。陈全说,航天员的训练非常辛苦,经常要进行8G的载荷训练,不断挑战人体极限。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训练用的椅子上设置了一个警铃,当承受不住了,就可以按下警铃停止训练。但是,这二十多年来,还没有一位航天员按下过这个警铃。

可能因为任务需求,或者身体素质,陈全最后没能上天,在2014年年满50岁时,从航天员大队退役。退役后,他回到了自己成为航天员之前的事业,成为了一名民用航空公司的副总经理,同时也是一名飞行员。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正在作报告的陈全

赵传东:投身科普,惠及后人

赵传东出身海军航空兵,是海军优秀飞行员,1981年入选航天员大队,成为一名航天员。

哒哒哒在这里问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航天员需要哪些素质呢?首先肯定是优秀的身体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心理状态等。除了这些,还要学会等待,等待上天。航天员必须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上天,但,有的航天员上去了,而有的却没有。赵传东也是一位没能成功上天的航天员。

如今,赵传东已经退役,回到社会后,他投身航天科普教育,成为了一名航天科普顾问。和自己的教练员吴杰一样,依然为航天做着贡献。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潘占春:回到地方,拥抱社会

潘占春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第八名,和前面四位航天员的经历一样。首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飞行员,执行了上千小时的飞行任务,然后被航天员大队选中,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之一。在航天员大队经过各种艰苦的训练,一次又一次的与上天的机会失之交臂,于2014年到龄退役。

潘占春离开航天员的岗位后,出任了深圳市科技传播促进会会长,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给我们的小朋友们,将航天故事,科普航天知识。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结语

今天是中国航天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上,但大部分人知道更多的可能是那些曾经上过天的航天员们。相比之下,这6位没上过天的航天员受到的关注少了很多。所以在今天这么一个日子里,哒哒哒觉得,我们在向上过天的航天员们致敬的同时,也要给这些无名英雄点一个大大的赞。

中国航天日|在为上过天的英雄点赞时,这批特

如今,他们之中已经有五位脱下了航天服,从事其他职业,这一辈再无可能登上太空。相信肯定会有遗憾,为了航天的梦想努力了20年,坚持了20年,等待了20年,一次次无比靠近实现梦想,又一次次的错过。相信他们的心里肯定是遗憾的,但同时又是骄傲的。骄傲自己曾是一名航天员,曾为国家献出青春年华,曾经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

大家有什么话想对这些伟大的追梦人说吗?我们一起好好聊一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