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梁启超告诉后世,一个家族及家庭,如果能拥有一个优秀的家教和家风,这才称得上是最宝贵的家产。

梁启超众所周知,他是生活在中国新旧交替时的传奇人物。早期从政,他和康有为参与了维新变法,失败后又开始自己一系列的主张。(这里的主张是指:梁启超经过每一段的学习和感悟,持多种不同救国的理念)。他是一个时刻把国家存亡放在第一位的人。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梁启超

在后期,梁启超专门进行学术研究,包括文学,法学,哲学,史学,经学,伦理学及宗教学等。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因此梁启超被后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梁启超这样日理万机,他怎会有时间陪伴家人和管教孩子 。但是事实证明,他真的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忽视家中的孩子,反而因为教子有方而创造出无人能及的记录。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梁启超一生中,共有子女九个,而且个顶个的优秀。

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有名的建筑家;次子梁思永是中国近现代古学的开拓者之一;三子梁思忠虽不幸早亡,但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还参加过沪淞会战;此女梁思庄是中国图书馆学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四子梁思达是著名的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社会学家,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四女梁思宁受三姐梁思懿的影响,投身新四军,也从事宣传工作;五子梁思达是著名的火箭控制专家。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梁启超的孩子

在梁启超的这些孩子里,其中有三位是院士,分别是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一个家里出了三个院士,是当时乃至今天非常罕见的。那么问题来了,梁启超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梁家的家风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梁家一直以来的家族精神和信仰

一个好的家风和精神,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孩子的心智,而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出生在广东省新会茶坑村,父亲和祖父皆是当地有名的绅士,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人。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梁思成

梁启超的祖父是一名秀才,他喜欢以宋明礼仪、名节影响后人,最常讲亡宋,亡明的国难事。后在逃亡的途中,他经常给子女讲南宋忠臣陆秀夫等人的故事。

陆秀夫等人的民族大义,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有了很深的记忆。而梁启超的父亲和母亲更是以自身为榜样去教导梁启超。他的父亲是一位谦谦公子,在梁启超中举后,他并没有大肆炫耀,而是带着儿子去拜访邻村的宗嗣,以此来化解两村的仇恨。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而他的母亲不但是一个知书达理,谨守家规之人,而且还经常教同村女子识字或教她们女工。所以,可以看出梁家的家风是立志做人,而非知识的灌输和功利的诉求。

第二,尊重子女,因材施教

梁启超不仅是梁思成他们的父亲,还是他们的朋友。他注意引导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对每个子女的前途都考虑周到,但又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是反复征求孩子们的意思,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他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比如,他特别希望梁思庄学生物,但是女儿对学生物的兴趣不大,他便对女儿说:听你哥哥说你不喜欢生物,既然这样,为何不早告诉我。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在意我的话”。

梁启超的子女,他们学的大部分不是热门专业,但只要子女们喜欢,并且对社会有用,梁启超都会大力支持的。

他曾给孩子留下一句话“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一直指引着子女走一条比较正直的路。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第三,梁家的家风

在梁启超看来,读书和教育是他的天职,既然改变不了现实的腐败,那他就通过社会教育来恢复青年的自觉。

他给孩子说:“我常常用自己做青年人的模范,但最少不愧做你们兄弟姊妹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都能接受我的教训和遗传。”

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梁启超和孩子

他的教训和遗传是指:一,做一名有责任的公民;二,在治学方面,鼓励子女不问得失,努力即可;三,无论是治学还是生活,主张趣味和乐趣,他希望子女也能在这方面倾向,他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的演讲,很好的诠释了这个。第四,梁家家风的核心是强调立志做人,而非追求功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梁启超的儿女之所以这么优秀,很大一部分是受其父亲梁启超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好的家风和家教是何其重要。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家族或者家庭拥有一个好的家风,那便是最宝贵的家产。梁启超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和家教,才是最宝贵

以上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