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招制约西方国家的F-35,俄罗斯为苏-57布局,
可选有人/无人驾驶已经被列入第六代战斗机的可行技术方向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的六代机将能自主执行一部分高风险或长航时作战任务,此外无人状态下的六代机还能够完成人体无法承受的大过载机动,提高空战生存能力。
虽然下面这句话已经被听出老茧,但种种迹象表明,第六代战斗机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代有人驾驶战斗机。与此同时,可选有人/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在五代机上初步显现。
5月16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苏霍伊苏-57第五代战斗机正在进行无人驾驶模式试飞,当然在这种试飞中座舱中仍然有飞行员,但不参与任何操作,只负责监控飞机所有系统的运行状态。
卫星网没有透露苏-57无人驾驶模式试飞的具体细节,但相信进行试飞的是T-50-3原型机,该机目前正在支援S-70“猎人-B”飞翼无人机的试飞,机鼻IRST被来自S-70的光电传感器取代。
相信无人机的自主作战和飞行软件也是T-50-3的测试重点,在飞行员监控下能把测试风险降到最小化,成熟后再移植给无人机,这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发张方式。那么苏-57生产型会不会具有可选有人/无人驾驶能力呢?
完全有可能。S-70“猎人-B”同样为苏霍伊设计局出品,从T-50-3深度参与S-70试飞看两者共享很多关键技术,如隐身技术、发动机和飞控等,因此S-70成熟后“反哺”苏-57使其具有无人驾驶能力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障碍。
届时苏-57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可选可选有人/无人驾驶的战斗机,并通过这种关键作战能力以及与S-70的编队作战弥补自身在数量和隐身性能上的不足。至此,俄罗斯空天军在五代机上的布局已经基本显露。
那就是以大量廉价但具有更好隐身性能的S-70作为忠诚僚机来伴随苏-57作战,提供可观的隐身制空(S-70装备有相控阵雷达)和深度突防打击能力。必要时作为银弹的苏-57也能以无人驾驶模式作战,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飞行员损失。这一策略将能有效制衡北约已经开始部署的F-35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