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末最强大的战舰,拥有一百三十六门大
西班牙海军在历史上强盛一时,号称“无敌舰队”。优秀的航海技术也间接展示出西班牙优秀的造船技术,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无敌舰队旗舰“圣马丁”号,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在特拉法加尔海战之中的无敌舰队旗舰“至圣三位一体”号一等风帆战列舰。
“至圣三位一体”号战列舰拥有当时数量最多的火炮,是十八世纪末最强大的风帆战列舰
它是18世纪建造的吨位最大的四层炮甲板战舰(建成时为三层炮甲板战列舰,后期经过改装成为四层甲板炮战列舰,火炮超过140门强大的火力也带来了重量增加的缺陷,也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这艘曾出任西班牙舰队旗舰的巨型战舰参加过圣文森特角和特拉法尔加这两场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战役,被世人誉为“漂浮的海上王宫”。
位于古巴(当时为西班牙殖民地)哈瓦那的皇家造船厂是当时美洲最主要的军舰建造基地。哈瓦那当地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尤其是西班牙缺乏的硬木,如建造“至圣三位一体”号使用的美洲雪松木,因此在哈瓦那建造战舰的成本远低于西班牙本土。1768年3月12日,根据西班牙王室的命令,这艘新造战舰继承了以往六艘西班牙战舰的光荣舰名,成为第七艘被命名为“至圣三位一体”号的舰船。
拥有四层炮甲板的至圣三位一体号是西班牙海军的骄傲,也是无敌舰队的旗舰
“至圣三位一体”号的设计师是国王御用海军造船师爱尔兰人马修·穆兰,而它的建造是由马修的儿子伊格纳西奥监督完成的。为了弥补西班牙海军一艘三层跑甲板战列舰都没有的窘境,也为了重振海军的憧憬,这艘刚建成的三层甲板战舰的规模远大于同时期的其他战舰。当时西班牙的造船技术精湛,其水平在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企及,建造的舰船结实牢固,装备的火炮数量也在英国战舰之上。西班牙战舰在稳定性上更胜一筹,因此作为海上炮台能够承受更猛烈的攻击。西班牙人梦想的就是以火炮数量和战舰规模制胜。
至圣三位一体号的剖面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四层炮甲板的结构
西班牙的七十门炮战舰吨位约为1700吨,而同等级别的英国战舰大约只有1250吨。在当时能造出如此之大的舰船令西班牙的船匠们自豪不已,要知道有如此体量的战舰在整个欧洲也屈指可数。1750至1790年间,英国皇家海军也不过拥有过六艘一百门炮战舰,而法国拥有的这个级别的巨型战舰数量也不多。虽然法国于1788年时建造的“马塞贸易”号要大过“至圣三位一体”号,长为63.5米,宽为16.6米,但它的载炮数量略少,三层甲板上总共只有一百一十八门大炮(1793年被英军俘获,1802年解体)。直到1790年建造的“海洋”号和1791年建造的“东方”号的吨位才与“至圣三位一体”号相当,载炮数量也多达一百二十门。在当时整个欧洲能与“至圣三位一体”号相媲美的战列舰可谓屈指可数,这也侧面体现了西班牙造船技术的先进。
在当时拥有120门以上的火炮的战舰可谓屈指可数
“至圣三位一体”号在建成后的最初几年中一直没有参加任何行动。直到1779年7月,西班牙向英国宣战,随后“至圣三位一体”号加入西班牙舰队并出任旗舰,由舰队司令路易斯·德·科尔多瓦指挥,在英吉利海峡和西欧沿海与法国舰队并肩作战。1780年8月,它加入了共由四十八艘战舰组成的法西联合舰队,并在第二次直布罗陀海峡围攻战役中担任旗舰,但“至圣三位一体”号在这次行动中未能成功拦截一支英国的支援护卫舰队。
1795年时,经过改建的“至圣三位一体”号的火力大幅提升,加农炮的数量从一百一十二门增加到一百三十六门,加装的第四层甲板把船舶楼和后甲板连接起来。改建之后的“至圣三位一体”号可以说是当时欧洲火力最为强劲的战舰。1797年,它担任西班牙旗舰参加了2月14日的圣文森特角海战,但遭到重创,部分桅杆折损,船员伤亡过半。正当“至圣三位一体”号降旗示意投降,英军即将将其俘获之际,“佩拉约”号和“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前来解围。死里逃生的“至圣三位一体”号艰难地返回加的斯港接受修理。在加建第四层甲板后,“至圣三位一体”号的干舷明显增高,受侧风的影响也更加明显,适航性有所下降,因此“至圣三位一体”号又被称为“笨重的家伙”。不同于当时的法国和英国战舰,这艘西班牙战舰的船身并无包铜保护层。而且根据法国方面的记载,西班牙舰队的另一个致命问题在于船员训练不足,而且多数火炮质量粗劣。西班牙舰队的水手在操作火炮时装填速度明显要慢于英国和法国水手,英国人齐射两轮的时间,西班牙水手只能打出一轮。拙劣的水手也影响了西班牙舰队的发挥。
至圣三位一体号正在向英国军舰开火,重量增加也导致了船只的灵活性降低
“至圣三位一体”号和西班牙舰队中的大多数战舰都把加的斯湾作为它们的母港。在它可以确认的三十八年服役生涯中,“至圣三位一体”号可能重新整修过三次,几乎有二十年的时间它都处于施工状态中。这样的情况在各国海军中是非常常见的:一旦没有战事,战舰上的海员就会被遣散,战舰也会被“闲置”起来。舰上的火炮会被撤走,为了减轻舰体各个接合部的负担还会把船体整个架起。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时,“至圣三位一体”号的船长为弗朗西斯科·哈维尔·尤瑞阿提,一同搭乘本舰的还有海军少将巴尔塔萨·德·西斯内罗斯。这艘西班牙分舰队的旗舰当时采用了暗红色涂装,饰有白色条纹。作战时,“至圣三位一体”号正位于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的“布森陶尔”号前方,身陷战火中央,遭到“尼普顿”号侧舷炮火的猛烈攻击。
在特拉法加尔海战之中,至圣三位一体号遭到了集中攻击,桅杆全部断裂丧失了行动能力不得已只能投降
下午2时12分,苦战了四个小时的“至圣三位一体”号的三根桅杆全部折断,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扯烂的风帆霍霍作响,随着风势忽涨忽收,一根根折断的桅杆从船上滚落海中,它已经成了漂在海面上的一只无法操控的废船。”迫于无奈,“至圣三位一体”号决定投降。
这场战争结束后,“至圣三位一体”号准备由“亲王”号拖回港口,但船队随后遭受暴风雨袭击,最终只得放弃“至圣三位一体”号。10月22日,“至是三位一体”号最终葬身大海。“至圣三位一体号”的覆灭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过去,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彻底覆灭也吹响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的末日悲歌,作为十八世纪末最强大的海军战舰。这艘战舰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圣三位一体号涂装是猩红色,这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