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答出下联,
自古以来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尤其是与皇帝接触较为亲密的人,大臣或妃嫔等,只要一不小心说错了话,触犯皇帝禁忌,就随时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很多人都是哄着皇帝,不会有过分行为出现,也没有人都能如同和珅一般可以惹得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一般人都是敬而远之,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做对联,为此也引发不少问题的出现,甚至要斩首他人,这是为什么呢?
明太祖朱元璋从小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朱元璋内心却很喜欢摆弄文字,自己也常私下刻苦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国家建设上他人自是无话可说,但他尤其喜欢做对联,来表示自己不是只会用武力的野蛮人,他出身布衣,家中父母及兄长都因瘟疫去世,他为求生存到寺庙当和尚,后来偶然参与红巾军,便开始一步步走向皇位。
在位时的朱元璋因为用白话写圣旨,惹得朝臣都在私下笑话他,自尊心极强的他虽然文学功底不行,但在国家军事政治上都能很好的把控,内心强大的他加上后天勤学苦读,很有天赋的他,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做文章写对联,尤其在作对联上更是偏爱有加,为了弥补年少时自己没有读书的遗憾,朱元璋对他的儿子教育很是看重。
有一次他就趁自己闲暇时来到太子书房,想了解一下太子的功课学的怎么样,当时师傅正在教如何作对联,朱元璋兴趣就来了,他就上前说了句:“老子天下第一”,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甚至觉得此人有些轻狂,在当时既表现出老子的功绩很厉害又说明自己也是如此,次日早朝,当大臣们都打算退朝时,朱元璋却在案前写下这句话,他表示希望群臣能够接出下联,能够作出来的重重有赏,很多大臣却都很害怕,一个不小心就是掉脑袋的大事,一时无人应答,后来有一位年轻的臣子,上前回答道:“孙子盖世无双”,朱元璋听后大怒,当即派人将这位年轻大臣拖下去斩首。
其实反观这对联,并无不妥,是夸奖的意思,可朱元璋以为臣子是别有居心,暗讽太子愚钝,所以就很生气,所以说如若没人应答反而还是夸了朱元璋,只能说皇帝的心思还是不要随意揣测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