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而下的东瀛海东青,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
对于日本海军航空母舰而言,99舰爆是她最得心应手的舰载俯冲轰炸机。九九舰爆之后有能够当侦察机用的彗星式舰载俯冲轰炸机,但是彗星着陆速度太快,菜鸟飞行员根本无法适应彗星的降落速度,99舰爆之前也有94舰爆,96舰爆,但是之前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全部是双翼机,性能不堪入目。
从1939到1945,99舰爆牢牢占据着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从珍珠港到日本投降,99舰爆经历了一切。可以说99舰爆的兴衰史就是日本的兴衰史,99舰爆刚服役时,日本联合舰队的相对实力也处于顶峰时期,中途岛战役之后99舰爆越发老旧,日本联合舰队也如同暴风雨之中的樱花,当99舰爆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只能沦为自杀飞机的时候,日本帝国也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
99舰爆这样一款采用固定式起落架外露式减速板的轰炸机,凭什么成为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知名度最高的轰炸机?
20世纪30年代,内燃机迅速的发展,空气动力学理论日趋成熟,舰载机大型化趋势日益显著,日本海军迫切需要一种单层机翼的舰载俯冲轰炸机来取代日益老旧的96舰爆
虽然说96舰爆还没有满周岁,但是航空工业发展的太快,如果你不能跟上时代,那么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更何况双翼机和单翼机的差别非常大,所以无法通过现代化改进来提升其性能,因此只能选择另起炉灶,设计全新的飞机。
三菱主动退出,中岛送上助攻,胜者通吃的爱知D3A1936年日本海军开展了十一式舰载轰炸机的招标,三菱,爱知,中岛等三家公司参与了招标。但是在11式舰载轰炸机招标还没几个月的时候,十二式舰载战斗机计划就被提出(0战)。三菱公司因为精力有限,再加上战斗机的销量绝对比轰炸机的好,所以说三菱公司主动退出了11式舰载轰炸机的竞标。也就是说最强劲的对手自行退出了群聊。
在三菱退出以后,胜利者将在中岛公司与爱知公司之间诞生。中岛公司的方案可以理解成取消掉一个机翼,并且将发动机更换成中岛闪光1型9缸星形发动机的96舰爆。
盘子寻思着应该长这样,自己用画图改的,盘子尽力了
盘子寻思着应该长这样这样,实在不行再加一个座舱盖,但是简单取消上机翼与更换更强劲的发动机就作为新轰炸机项目提出,是来凑热闹的还是来搞笑的?单翼机的落后不仅仅是因为机翼,更是因为双翼螺旋桨飞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空气动力学外型!
爱知公司琢磨了一下自己的设计能力已经明显落后于独国了(日本对德国的称呼),那么为什么自己一定要自力更生呢,独国和日本的关系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向独国寻求技术支援。
因此爱知公司准备山寨亨克尔公司的HE-70邮政飞机,在获得HE70邮政飞机的相关数据后,爱知公司就发现这个邮政专机只要稍加改造,就会成为一款非常成功的轰炸机
HE-70
爱知公司按照亨克尔公司的设计方式进行设计,推出了爱知公司"自行"研发的D3A1舰载俯冲轰炸机。
1939年12月16日,日本海军宣布爱知公司的D3A1胜出,并命名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11型,对此真的只能表示,能赢全靠同行衬托。
胜者通吃,胜出之后的D3A1根据日本海军的要求,爱知公司将D3A1原型机所使用的中岛公司所生产的710马力的荣光1型星形发动机的,更换成了三菱公司出品的1080马力的金星43/44型星形发动机。
99舰爆有两个型号,分别是D3A1型舰载俯冲轰炸机(99舰爆11型)与D3A2俯冲轰炸机99舰爆22型
1940年开始,爱知公司的99舰爆占据了日本航母的飞行甲板,在服役之初99舰爆备受赞誉,飞行速度比之前的94和96快太多了,挂载能力也强很多,俯冲轰炸的过程中稳定性很强,比英国的箭鱼强得不是一点半点,都强于世界一流了,还不够吗?难不成米畜能研制出比九九舰爆更好的飞机吗?那不可能!99舰爆性能绝对一流?
无鞘之刃——99式舰上爆击机之忧99舰爆作为拙劣的HE-70的山寨货,除了速度,火力以及挂载能力等略强于原型机以外,99舰爆有着诸多的不足,在升级潜力方面根本无法维持HE-70相比,而她的这些不足,每一个都是99舰爆的催命符。
缺憾一,发动机功率不足导致99舰爆,为了保证载弹量因此牺牲了武装,99舰爆的武装只有两挺7.7毫米固定机枪与一门7.7毫米自卫机枪,陆地起飞时因为滑跑距离长,能够最大限度的压榨机体潜力,所以可以挂载两枚250公斤的炸弹,在航母上起飞时,只能挂载一枚250公斤的炸弹。理论上来说D3A1也能够挂载500公斤炸弹,但是挂架强度不足,扛不住挂载五百公斤炸弹和轰炸机机动时的扭力,也就是说如果强行挂载那么俯冲轰炸机,就只能当人工操纵导弹了(别说神风!还没轮到神风!)
但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却能够在使用同等功率的发动机设计出来SBD,除了速度以外,无论是火力,防护,装甲,还是挂载,SBD均碾压99舰爆。发动机功率不足还导致了,作为直面敌方防空炮火的俯冲轰炸机99舰爆没有任何装甲保护,面对正前方的炮弹协奏曲与随时会到来的枪林弹雨,飞行员只能起到大婶保佑祈祷自己不会被击中。
采用固定式起落架,硕大的起落架严重破坏轰炸机的气动外形,进而降低气动效率,从而导致飞行速度的下降,减速板采用外露式安装形式,安装与机翼下方,导致了气动外形进一步被破坏,飞行速度进一步下降。
而且99舰爆并没有使用自封油箱,也就是说,一旦油箱被命中那么燃油将会无法抑制的泄漏。为了追求机动性,99舰爆还降低了结构强度,所以99舰爆不能超大角度俯冲。
这样一款飞的慢,没装甲,没有自封油箱,火力差,载弹量差几,自卫火力还不咋地的舰载服俯冲轰炸机面对敌方战斗机,那可以说是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当0式舰载战斗机的虎皮尚未被戳破的时候,99舰爆尚且能够在零式的庇护之下,嚣张片刻,立下赫赫战功,当美国海航找到如何处理零式舰载战斗机以后,用穿甲燃烧曳光弹点着99舰爆的油箱就像是将烤鸡推进烤箱一样样惬意。
99舰爆的亮点虽然说99舰爆采用的固定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确实会对战斗机的飞行速度造成影响,但是99舰爆的起落架不仅仅是起落架,还可以作为垂直安定面使用。
飞机在高速俯冲时遇到任何侧风都会极大的影响飞机的姿态,如果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那么战斗机的补充是由于受力不均衡会导致战斗机出现偏航或者侧倾等问题,而在俯冲轰炸机的俯冲过程当中,一丝一毫的偏航或者侧倾都有可能导致炸弹脱靶。
增加垂直安定面面积,可以提升俯冲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投弹的命中率
问题就是不可收放的起落架,对航速的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副作用已经掩盖了提升垂直安定性的优点。但是在航速还够用的时候,垂直安定面优点多多。
画蛇添足的翼下减速板:99舰爆的减速板安装于机翼的正下方,当减速板未张开时,可以将减速板看作一个缩小号的机翼,也能够为99舰爆提供一定的升力,当减速板张开时,猛然间被破坏的气动外形以及骤然增大的阻力,能够让99舰爆的飞行速度快速下降。
但是外露的减速板设计终究是比不过与机身共型减速板的,这种外露的减速板安装模式会破坏飞机的气动外形,进而导致飞机飞行速度降低。
顺便说一句,在固定式起落架,减速板,襟翼的共同作用下,垂直俯冲时速度可以控制在490公里每小时,速度控制比较好
第3个小亮点,折叠方法多变:99舰爆采用了两种机翼折叠方式,第一架到第四十六架机翼的折叠方式是向下折叠142度,第47架以后机翼折叠方式修改为了向上折叠,共折叠116°30′
只能说是亮点,因为向下折叠的折叠方式并没有任何的额外效果,而且还会显著提升地勤的维护难度,因此日本默默将这种折叠方式改回了常规的折叠方式。
尴尬中途岛让老旧不堪的99舰爆越发尴尬。在中途岛海战当中,日本被干掉整整4艘航空母舰,在这一仗之后,日本海军从此失去了高素质的飞行员,补充上来的是一群从速成班里走出来的菜鸟飞行员,这些菜鸟飞行根本无法驾驭暴躁的彗星轰炸机,所以日本海军航母只能继续使用99舰爆。美国的战斗机越打越好,甚至美国的战斗机的挂弹能力已经超过了日本的轰炸机,而日本的战机是越打越差,飞行员素质是越打越低,两者在数量上更是形成了鸿沟般的差距,日本的战机们,像暴风雪里的鹌鹑一样瑟瑟发抖战争末期彻底陷入绝望的飞行员们,开始了成组织的自杀式冲锋
99舰爆问世的时候,日本海军根本想象不到大洋彼岸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居然能够在只使用一台输出功率只有1000马力的R-1820-52型空冷发动机,就能够让SBD无畏俯冲轰炸机拥有最高402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和8200米的升限,整整2100公里的航程以及高达1200磅的挂载,SBD还有装甲自封油箱,以及更强劲的火力,俯冲速度也比99舰爆炸更低,只有250节,99舰爆被碾压的体无完肤,可见美国的技术底蕴与设计能力比日本强太多太多。
不过久久肩膀虽然比不过大洋彼岸的无畏,但是对于日本而言,99舰爆已经是日本最好,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再到马里亚纳,99舰爆陪伴日本航母渡过了一切。99舰爆共生产了1492架,包括470架D3A1型与1016架D3A2型。也许这样一款飞机依旧有着诸多的不足,但是作为技术来自1932年的HE-70邮政飞机的99舰爆而言,就连爱知自己都没有想象过99舰爆会被生产这么多,服役这么久,战果这么辉煌。时也命也。种种巧合之下,让性能并不先进的99舰爆统治了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
番是重量单位,一番等于十公斤
磅同样是重量单位,1000磅等于454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