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这一周,可能是未来被记录史册的一周。几十年才能一见的黑天鹅事件在本周频频上演,全球经济放缓,可能进入周期性衰退。

受中国出现的新冠疫情及后续的扩散趋势影响,中国及多国经济速度大幅放缓,大量工业部门停工,交通运输业停滞,石油需求疲软,国际油价在年后已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沙特等中东国家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为了提振价格,理所当然想改变供求关系,通过石油减产保持国际油价。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有13个成员国:5个中东国家,7个非洲国家,1个南美洲国家。这里面没有俄罗斯、美国等产油国。图中国界不准确。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2019年的石油产量前十国家,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分列前三,其中红框为欧佩克成员国。

但欧佩克的成员有限,石油产量约占全球40%+,并未能有效控制全球石油产量,如果自己石油减产了,而那些非欧佩克成员国依旧我行我素,那只会自己赚到更少的钱。因此欧佩克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拉拢非欧佩克成员的那些石油大户,商量好一起减产,大家统一行动,有钱一起赚。

按道理讲,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控制石油价格,不是对大家都有利么?可怕就怕的是,一百个人能有一百个心眼儿,更何况各石油生产国经济情况、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大相径庭,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沙特和伊朗互相不对付,于是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为了撇开伊朗又还搞了个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这就好像一个宿舍六个人,能建出七个微信群一样。

所以长期以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并没有紧密的合作,但事情在2008年美国发动页岩气革命后迎来了转机。从2014年后,页岩气革命极大提高了美国原油产量,页岩油作为一种新的开采能源,促使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正式解除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瞬间美国对欧佩克石油需求锐减,冲击了国际原油市场。2016年1月,布伦特原油跌至极低价格的34.74美元/桶。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2014-2019年的布伦特原油震荡走势,来源国金能化

过低的国际油价严重影响了欧佩克、俄罗斯等国的收入,甚至美国国内部分页岩油厂商也因收入无法抵消开采成本而破产。价格冲击使各石油生产国站在了一起,2016年底,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九个国家首次达成合作,结成OPEC+联盟,通过共同减产挽救油价跌势。在2016年后的几年里,OPEC+进行了多次联合减产,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际油价,并在2018年将油价推至85美元的高点。

在OPEC+减产、油价上涨的同时,反而促使了美国国内减少进口、加大页岩油技术开发,随之原油产量迅速增加,并超过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在高油价、各国在减产的背景下,美国可谓赚得盆满锅满。这引起了非欧佩克国家的不满,俄罗斯开始不再遵守联盟达成的减产协议,不希望自己减产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美国页岩油。趁着伊朗被盯紧,自己也开始大幅增产捞上一笔。2019年12月,美国开始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试图阻止这一项目的进行,这更加触碰了俄罗斯在能源上的敏感神经,对美态度也更加强硬。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北溪-2”天然气管道旨在铺设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到德国的管道,此举可绕过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美国不希望欧盟过于依赖俄罗斯能源,并试图争夺欧洲市场。


沙特虽然也受到页岩油冲击,但鉴于与美关系并未有所应对。其内心也实在想找理由自己也增产,否则全被美国、俄罗斯把钱赚走了。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故事,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找到俄罗斯,说你已经偷摸增产赚了这么多了,现在大家日子不好过,该减产提振油价了。但在3月6日维也纳会议上,积怨已久的俄罗斯明确表示了反对。沙特一怒之下发动价格战,我不好过大家都别好过,3月7日大幅下调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国外的市场的原油价格,并计划增加产量。3月9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30%,创下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跌幅。

而30美元左右/桶的原油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每升原油0.19美元(1块3毛人民币),已经比每升两块钱的矿泉水要便宜了。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国际油价在本周一出现断崖式下降

受疫情蔓延担忧和油价暴跌影响,美国股市在3月9日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跌幅为7.79%,创下次贷危机之后的最大跌幅。标普500指数跌7%,历史上第五次触发熔断机制。


仅过了三天后的3月12日,开盘再度触发一级熔断,历史上第六次熔断。道琼斯指数再度创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受美股影响,超过十个国家的股市陆续发生熔断。单从股市指标上来看,目前已经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边缘。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黑色星期一专指时,指的就是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的股灾,这次股灾后续发生了1987—1988年金融危机

这一切黑天鹅事件的加速爆发,无疑沙特发动石油战成了导火索。沙特试图通过将石油价格降到30美元附近/桶来打压俄罗斯的举动非常耐人寻味。俄罗斯目前石油开采成本约在17美元/桶,虽然沙特成本更低,仅为10美元/桶,但目前低迷的国际油价似乎并不能实质性损害到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财政部也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至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俄方对沙特发动石油战反应比较冷淡。相反由于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30美元左右的油价却能显著损害美国页岩油气商的出口。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俄罗斯5:0沙特,普京的反映一度成为表情包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石油生产国的每桶石油开采成本,美国在35美元以上,俄罗斯仅在17美元左右。中国在30美元左右。图片来源CNN。国内一般报道中国开采成本在40-50美元。


同时,沙特与俄罗斯的国家经济收入结构差异较大,沙特较俄罗斯,国内财政更加依赖石油出口,长期低水平的油价必然影响沙特国内发展,俄罗斯则受石油出口收入的影响小得多。仅从表象上来看,此次倒更像是沙特联手俄罗斯打压美国页岩油的市场份额。可以初步预见的是,美国不会放任石油战损害国内利益,沙特也必须要顾忌美方态度。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油价史低的时刻,中方当然希望增加石油进口,提高国内石油储备。目前还未见到国内大幅进口原油的报道。据英国媒体12日的报道,两家中国石油炼油厂和一家韩国石油炼油厂向沙特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增订原油,遭到沙特方面的拒绝。有消息解释为中韩增订的中、重质原油不在降价增产之中。


沙特向俄罗斯开打石油战背后有什么阴谋?|地

▶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此刻,特朗普也没有干看着,已经开始抄底石油,指示美国能源部为战略石油储备购买原油,开始摇身从石油出口国转为石油进口国,以冲击油价跌势的影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