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要招惹战斗民族?看看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在明知苏联军力超过自己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要派出550万大军东进进攻苏联。看看斯大林在二战爆发前后的所作所为,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1939年,德国出动80万大军在2800辆坦克和3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波兰发动了进攻。为了趁德国进攻波兰的时候攫取部分利益,苏联派出数十万大军与德国遥相呼应,与德军一起分别占领了波兰的东西部地区。这就意味着:苏联从德国的嘴里攫取了一块肥肉。
对于苏军占领波兰东部的行为,当时的德国元首心里很不高兴。在德国元首看来,尽管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成为了暂时的盟友,但德国仍然对苏联获取波兰仍然非常的介意。德国的目标是占领全欧洲,而苏联此举是在德国的终极目标设置了障碍。所以,德国在未来必然要给苏联一点颜色看看。
除了与德国一起瓜分波兰,苏联还在二战全面爆发后干了一件事——发动苏芬战争。很巧的是,芬兰在当时就是德国盟友,当时的芬兰总统曼纳海姆与德国元首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的。
1939年12月,苏联出动数十万大军,在1000多辆坦克与100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向只有6万大军的芬兰展开了进攻。按理来说,芬兰是个主权国家,其在当时并没有对苏联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可斯大林却将苏联当成了头号假想敌。为了将芬兰的势力赶出北欧,苏联不惜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两国的某些矛盾。
苏联的这一行动在当时的国际法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联宣布将苏联除名,包括瑞典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出动志愿军援助芬兰抗击苏联侵略。在芬兰军民的顽强抵抗之下,苏军付出了数万人战死的巨大代价。最后,苏军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被迫撤出了芬兰境内,苏芬战争以苏联的失败而告终。
苏芬战争让德国坚定了进攻苏联的决心。德国元首所考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苏军打一个小小的芬兰都打不下来,苏联军队的实力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强大。第二,苏联进攻芬兰等于在进攻自己,芬兰是德国的盟友,德国怎么能不管自己的盟友遭到欺负呢?更要命的是,等到苏芬战争结束后,苏联占领了芬兰4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将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抢了过去。苏联的一系列扩张举动让德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此时的德国很担心——万一北极熊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德军岂不会腹背受敌?在上述事件的一系列驱使下,德国拉上芬兰一起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这一天是1941年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