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话说军世】近期有照片显示,我们的华罗庚号综合试验舰上又进行了改装,作为我海军新型装备的重要试验平台,052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就是在该舰上试验定型的,因此该舰这次改动十分受关注,华罗庚号上出现的“双面盾”,意味着我们海军又要有新型装备更新了。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器

根据照片显示,华罗庚号综合试验舰更换了一根更加粗壮,但是比较矮一些的后桅杆,该桅杆上布置有新型双面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新型雷达的天线由两面有源相控阵天线组成,与固定的四面相控阵雷达不同,该雷达需要机械转动,机械转动方式与我们熟知的俄罗斯“顶板”雷达,英国45型驱逐舰的SAMPON相控阵雷达一样,都是通过雷达本身的机械转动,实现360度全方位扫描。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而与我们最新亮相的国产“双面盾”最为相似的,应该是法国武仙座相控阵雷达,该雷达主要装备在可畏级护卫舰和法国阿基坦级驱逐舰上,最大侦测距离超过200公里,可同时追踪400个目标,并监控其中64个目标,不过武仙座是单面阵相控阵雷达,比我们的“双面盾”少一面,所以其机械旋转速度更快一些,为每分钟转60圈,大约为1秒一圈,而我们的“双面盾”,根据视频显示,旋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秒左右,每分钟大概转30圈。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自装有“中华神盾”的052C型驱逐舰亮相后,没有安装相控阵雷达的普通水面战舰在俊赫君等“军事小白”的眼中,就是战斗力弱的代名词,不过实际上,由于大型相控阵雷达的成本较高,且重量较大,需要安装在吨位较大的驱逐舰上,以避免重心过高影响战舰的稳定性。

最小的“盾舰”:弄不好就会“头重脚轻”

相比较于逐渐大型化的驱逐舰,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受限于舰体的大小,一般不会使用大型相控阵雷达,即便使用的话,大都会选择“阵面尺寸”缩水的“小盾”。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在2018年,世界上第一艘沉没的现役“盾舰”,挪威英斯塔号所属于的南森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5290吨,在护卫舰中算是大个头了,可是装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战舰,使用的是美制AN/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不过是这款雷达是美国海军驱逐舰巡洋舰使用的,南森级护卫舰相对来说舰体太小,也造成了该舰“头重脚轻”重心不稳的问题。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而采用相对较小相控阵雷达的武仙座,可以更好的适应护卫舰,比如说可畏级护卫舰的满载排水量只有3200吨,而拉法耶特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也只有3600吨,而054A型的满载排水量在4200吨左右,可以更好的适应我们新型的“双面盾”相控阵雷达。

小惊喜:国产“双面盾”亮相,护卫舰战力倍增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