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胡锡进架炮就打特朗普,“中国赔偿论”黄
文/杨晨
近日,著名时事评论专家胡锡进呼吁:中国需短时间内把核弹头增至千枚。他谈到,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东风-41战略导弹。我们热爱和平,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但我们需要有更大的核武库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需要有很强大的意志来应对挑战,而那样的意志离不开东风和巨浪家族的支撑。
别太幼稚了。别以为核弹头平时没用。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它们,默默用它们塑造美国精英们对中国的态度。我听到有专家说,核武器够用就行了。我觉得他们像孩童一样天真。
还别说,就在胡总编做出上述呼吁后,美国等国甩锅中国的声音锐减,近一两天,“中国赔偿”也成了哑炮。
胡锡进
笔者对老胡上述观点是非常认同的,如果没有核武器,中国根本不能遏制任何核讹诈核战争。而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穷凶极恶的敌人,目前我国沿用数十年前的核政策很难说能够与时俱进。修改我国核政策、制定更加有力有效的核战争策略战略,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要求决定的。过去我们的核政策与核舆论过于温和,当然,中国的这种态度在产生的年代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如今的国际局势对中国的风险复杂程度都在加深,有核国家的核武装庞大,一些无核国家争当有核国家,五常以外的从无核迈入有核门槛,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有效的制裁,就是制裁也基本没有什么遏制核扩散的作用,下一步,有核国家的核武库以及有核国家都会进一步的增多。尽管中国身处和平环境,但面临的外部风险指数在世界上却名列前茅,领土问题和统一问题没有全部解决,居安思危是常态化的,基于此,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数十年未变的核政策是否能够确保当前以及未来国家安全。
美俄的核武库规模是中国的上百倍,如果中国把这个差距数字缩小到两位甚至一位数字,那么美国对华的整体遏制战略恐怕都要调整,这将有利于中国的安全和利益,但如果没有这个数字,中国在国际博弈中必然英雄气短,届时也将让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以及统一大业短板频现。一是提升洲际导弹与核弹的数量,二是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提法,这两种提法现在时常出现在中国民间学界。当然,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是否恢复核试验以及进行“三位一体”战略导弹演习,也完全属于中国的主权范畴。
我国核战略的调整在合适时机的配合下也许效果更好,例如现在特朗普胡喷“中国赔偿”,美帝仆从国纷纷加入的情况下,我们试射巨浪3、打东风41,并突然宣布当前国际局势已经不适宜中国继续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看谁还敢叫嚣“中国赔偿”!
下次美国和蔡英文沆瀣一气,中国再把两弹数量突飞猛进一把,台湾牌再怎么打不都成了一幅臭牌。
上文中老胡提到的两弹数字,与美俄比起来,还是少的太多,在老胡的提法上乘以3到5,才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地说核的事儿,当然如果我们的单一核武器的有效程度和破坏力远远大于美国现有的水平也行。据公开资料报道,我国在氢弹保存技术在全世界无人能及,这方面美国也只能甘拜下风,而氢弹的破坏力是美国核武库多数核弹所远不能及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核反击能力是绝对可靠的,意味着,敢于对中国发动核战的国家必死无疑。
中国核战略专家杨承军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两段表述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中国的核政策不会改变。因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要遏制核战争爆发,一旦有国家对中国发动核打击,中国可以进行有效核反击。杨承军认为,有报道中提及的中国核战略意图的高度不确定性是一种猜测,没有根据,不能把民间学者的建议与中国核政策相互混淆,中国核意图非常明确。中国使用核武器是被动的,是为了在遭受核打击后具备反击能力。
杨承军说,中国只有在遭受核打击后,才会实施核反击。而且中国使用什么规模和强度的核反击,都是中国的权利。“不管哪个国家,一旦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都会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虽然中国核武器的数量和规模都要比西方某国要小,但中国最强有力的一点是有效,具备威力很大的反击能力,不管是从陆上还是水下。”
俄罗斯作为军事大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国世界第一的核武库,但它不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经济、国力包括常规军力上都不及美国和北约的情况下,美国人都把大炮架到了俄国人的家门口,可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就是巍然不动。反观中国,常态化遭受西方帝国的敲诈讹诈以及“自由穿越”,台湾问题的时不常的成为一种干扰,被美国当成一张牌来打。这些麻烦不断,倘若我们略微调整一下核政策,实质上也许只是改变一个说法,例如不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时增加两弹数量十倍以上,再加上我国独一无二的氢弹技术,外交部的抗议一定少很多,中国的外部环境也会更加有利于发展。在这方面,俄罗斯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近年来,普京敢于用俄罗斯落后美国一代一代半甚至两代的海空军装备,和现代化美军在远离国土的地方正面较量并取得中东重大战果,绝非仅仅凭借战斗民族的声威,而是凭着普京的那句名言:“俄罗斯有的是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