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学“两会”:关于在国内会议中取消英语复
今天下午,政协会议开幕,简洁的会风让人耳目一新,报告内容的人民性、政治性、协商性、时代性等特点,让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有自信。尤其是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中,全国一盘棋、全民总动员,以“人命大于天”的理念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初战告捷,汇聚在“两会”的殿堂中,非常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但是,看到记者招待会上,每次问答都需要用英语翻译一次,极大地耽误了宝贵的时间,特别让人不舒服。为此,个人提出在国内会议的答记者问环节,取消英语复述的建议。理由如下:
其一,从复述的效果上看,取消复述有利于提高会议效率,给记者更多的提问时间,也不耽误其他记者听懂。现场的记者,完全可以根据国别和个人意愿,提供一对一的同声翻译,我们国际会议上都做的很好。非现场的听众,应该说90%以上的国人,还不能很自然地听懂英语的内容,那就是给少数英语听力很好的国人讲,也没有必要,他们听得懂中文。给其他国家的观众听?我感觉直接听我们“两会”现场新闻发布会的国外观众比例应该不大,何况我们有专门的频道播放。
其二,从公平的待遇上看,取消复述有利于公平对待各国记者,同声翻译也不耽误任何一位记者的沟通理解。参加我们会议的记者中,“五眼联盟”英语国家的也就5个,还不一定都来,俄语、德语、日语、韩语等肯定比英语更适合这些国家的记者,尽管记者的英语水平都很过关。
其三,从人类的发展看,取消复述有利于改善会议环境,人工智能支撑的语言翻译技术,可以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改善相互沟通的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已经越来越不成为畅通交流的障碍。我国内科大讯飞等公司的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结合,已经可以为任何两个国家的人提供畅通交流,没有啰嗦重复的英语翻译,反而互迎来国际会议畅通交流的新高度。
其四,从国际惯例上看,取消复述有利于提升汉语的地位,汉语言文字是联合国使用的语言文字之一,在中国领土上的外交活动,只使用汉语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同时,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外国人包括外国记者应该入境随俗,尊重中国汉语,并尽可能使用中国汉语。我们也应该有这个自信,也看到很多外国记者就用汉语提问。
其五,从人民情感上看,取消复述有利于体现人民意志,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喊停英语复述的的呼声其实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另外,当前美国政客“失去做人底线”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威胁和障碍,也引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反感,让14亿人中的绝大多数陪着几个记者听英语,实在没有必要。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中国公民的个人建议,是否合理,咱们听专家建议和国家安排,遵守国家法律和国际惯例。但国际惯例不应该一成不变,而且也应该体现公平正义,才能有助于人类社会进步,明显浪费10多亿人民宝贵时间的做法就应该改变。
最后谈一下个人的体会,本人不才,也努力读了一个博士,回想学习经历,投入最多、作用最小、使用最少的就是英语学习。其实我们义务教育的大多数人,英语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尤其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更大范围的推广,这个做法应该到合理调整的时候了。这样讲并不是不重视英语,擅长语言的人需要毫不放松地好好学,为国家科技等各方面交流做贡献。
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已经越来越不存在障碍了,取消记者招待会中浪费时间的英语复述已经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