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作者:阿尔法

什么叫臭不要脸?美国打压华为就叫臭不要脸,而且还把臭不要脸写在脸上。

环球网5月18日透露一则消息,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此前在智库组织的“中国行动计划会议”发言时,阐明美国为什么必须绞杀华为的原因。面对智库这群聪明人,威廉巴尔自然是明人不说暗话,他列举了8条理由:

一是中国的技术对美国的生活水平、经济机会、国家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5G技术上正在形成的未来技术和工业世界的中心;三是如果华为在5G领域独占鳌头,那中国就能够获得这一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四是美国失去任意制裁其他国家的权力;五是未来将让美国在技术上依赖中国;六是华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领先供应商,帮助中国偷偷取得了5G领域的领先地位;七是5G所依赖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中国将不再依赖外国供应商;八是未来5年是5G全球版图和应用主导地位格局开成的“时间窗”。

看威廉巴尔列举的这8条主要理由,连之前精心编织的遮羞布都懒得要了。而就在几天前,美国商务部宣布修改出口管制规定,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海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此举无异于正式宣告,美国将与华为彻底脱钩。

对待华为事件,我们不能犯幼稚病!从国家到每一位国民,都应该参与到华为保卫战中来,因为它事关每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一)


中美这一场对弈,为什么华为首当其冲?

这个问题,威廉巴尔先生已说得够清楚了。为了维持美国人钱多事少的生活水平,维护美国企业垄断世界的局面,以及美国任意收拾其他国家的权力,华盛顿必须将对美国高科技领域构成挑战的中国华为干掉。

阿里、腾讯市值几万亿,美国为什么暂时没有动他们,而是拿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华为开刀?

一是现时阿里和腾讯的主要市场在国内,华盛顿使不上力,未来如果这两家企业到国际上抢脸书、亚马逊的饭吃,相信一定会遭到美国政府的阻击;二是华为在5G标准、高性能芯片、移动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突破,无一不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密切相关。

大家想一想,如果未来最重要的移动信息技术是建立在中国企业打下的“地基”之上,就像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美国企业的“地基”之上一样,美帝他能不害怕吗?支持华为,其实就相当于支持国家打赢未来科技主导权的斗争。中国人想过钱多事少的日子,就必须成为一个科技领先的国家。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2019年,华为一家的总收入为85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兴+联想+小米+OPPO+VIVO。近万亿的营收卖的可不是砖块石头,全来自货真价实的高科技,所产生的效益远超传统经济活动10倍有余。巨额效益的滋润,让华为的技术创新能力远超“中联小OV”之和。

毫不夸张地说,华为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也是这个领域升级转型的“带头大哥”。正是华为源源不断的订单,逐步带动京东方、舜宇光学、中芯国际等国内整条芯片产业链企业的发展,进而帮助他们在良性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有序实现国产替代。

对这样一家重视技术,把所有利润用于抢占世界科技高峰的企业,并以一已之力扭转中美两国科技竞争格局的企业,其产品获得高溢价难道不应该吗?舆论场上,那些攻击华为搞爱国绑架的声音,可以休矣!苹果可以享有高溢价,华为同样可以。

美国打击华为,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击中国人攀登科技巅峰的雄心和信心。

中国不追求掌控他国命运的霸权,但中国人如果想通过公平竞争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打赢这一战,成为一个全球科技领先的国家。中美两国这一战,最吃紧的部位就是华为,支持华为就是每一位希望国家强大、生活美好的中国人的必然选择。

这一战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唯有支持华为。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二)


往大里说,中美围绕华为展开的科技战事关国运。如果美国连中国的一家高科技企业都扳不倒,还说什么遏制中国的崛起?相反,如果举中国之力都保不住一家参与全球合法竞争的企业,那中国复兴的成色就得在全世界人心目中打个问号。

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中美每一场较量的成败都至关重要。中国如能不败,包括欧洲在内的多数国家,就不会在中美之间明显的选边站队。如果中国败了,相信落井下石者众。国际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能战方能言和,敢战方能止战。从中美之间的每一次摩擦可以看出,妥协、投降没有半点出路。这一场科技战,美国摆明就是要堵住中国ICT产业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彻底捏死华为,国家的反击也绝不能有半分手软。

封杀华为,对美国企业的利益影响不小,华盛顿一直在艰难地统一内部思想。“鹰派”安慰美企时,有一个颇具诱惑力的说辞:如果支持政府,现在可能会有10%的损失,但如果能赢得对中国的科技战,美企将获得百分之几百的回报。

特朗普手下那一帮反华“鹰派”傲慢得很,他们在制订打击华为的政策时,对中方的反击预估是不够的。几天前,美国在宣布单独对华为一家进行新一轮更加严酷的技术封锁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华为竟然敢规避美国的定向打击。

看,华盛顿有多霸道!如果中国不进行坚决反击,美国企业的损失将被控制到最小,这无异于帮助华盛顿做国内的统战工作。我们至少得发起对等的反击,拿出打残美国5G通信领域核心企业的决心和行动来,这里主要指的是在华销售收入占其营业额6成以上的高通。

辽沈战役中,为了保障东北野战军主力夺取锦州,4纵、11纵等部在塔山地区阻击增援的国民党军。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仅4纵就有一名师级干部、10名团级干部、30营级干部和6000多名连以下指战员牺牲,许多连队都打没了。当程子华报告战斗的惨况时,一向温文尔雅的林总头也没抬地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今天,我们在面对美国政府来势汹汹的进攻时,也要像前辈当年打“塔山阻击战”那样,“不要伤亡,只要塔山”。哪怕自损一千,也要斩它八百下马,哪怕局部出现巨大牺牲也要保障全局的胜利。

如果在华有重大利益的美企持续失血,仍换不来中国的屈服,华盛顿恐怕很难压住内部的反对之声。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三)


无论美国使出什么样的伎俩,我们都一定要在5G技术向全球普及的“时间窗口”内,彻底完成信息产业的去美国化,从而保住中国在全球信息产业竞争中最能打的“主将”——华为,确保它能在极限条件下生存。

为什么要强调“时间窗口”呢?美国的司法部长威廉巴尔在演讲中预计,这个“时间窗口”大约在5年左右。他认为,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够把华为封杀,让华为率先在5G领域脱颖而出,中国将取得这场竞争的主导权。

“时间窗口”对美国适用,对中国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不能在此期间顶住美国的打压,那我们就将错过一个时代。中国现在的苦恼是,5G领域的企业我们只有华为一家单兵独进,其他的还不行,被美国“卡脖子”很难受。

中美这场较量,美国的困难一点也不比我们少。一是其国内没有5G电信网络设备制造企业,如果不让使用技术最先进的华为网络设备,运营商谁愿意花费巨资建造一张落后的网络;二是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网络建设的成本更高。上一代4G建设的成本还没有收回,运营商建设5G网络的动力不足。

既然自己跑不快,那就想办法把中国的速度拖慢。华盛顿就是想用一个“拖字诀”,让华为技术叠代的速度慢下来,在“时间窗口”结束前阻止华为的产品向全世界铺货。华盛顿认为,中国企业有可能在5年后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对中国来说,必须在“时间窗口”内打破美国封锁。当然,这个“窗口”有可能是5年,也有可能更长或更短,因为美国人的预测不一定准;而对美国来说,则希望在“时间窗口”内帮助爱立信、诺基亚上位,如果是华尔街控制和扶持的三星上位则更佳。

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这一战有如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速度决定成败!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美国全力打压华为,仅靠华为一家肯定撑不住,靠国人支持仍不够,必须靠国家力量强势介入,靠中国信息产业的抱团自救,。

信息产业的领域很广泛,但最主要的有两块:一块是芯片制造,另一块软件生态。华为固然是员悍将,但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一方面,国家要用好政策、金融、市场等工具,对这两块的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其他企业应通力合作,利用华为吸引美帝炮火的契机,加快供应链国产化的步伐,大力推进国产软件的全球化。

以芯片为例,需要产业链在设计、制造、材料、工艺、设备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中国的优势在于,每一个环节都有企业在干,虽然与世界一流相比有差距,但实力还不算差。在中美博弈的“时间窗口”内,有很大机会帮助华为“渡劫”。

比如大家最为关注的光刻领域,上海微电子新一代28nm光刻机预计明年导入产线试产,利用其做出的28nm半导体生产设备产线,虽然还达不到现在制备手机芯片的最低门槛,但制造基站所使用的芯片却差不多可以了。

别看28nm工艺离5nm工艺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对中国有利的是:当芯片制程小于5nm时,量子效应便占主导地位,譬如量子遂穿、测不准、纠缠等,而目前芯片工作的经典逻辑电路模式就会失效。下一代技术大家都在探索中,也意味着大家同处一条起跑线上。如果上海微电子争气,在“时间窗口”内追平世界最先进技术,我认为可期!

这一场较量事关国运,中国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

以往,造不如买的思路让国内众多信息技术企业空有市场却得不到订单,从而也导致他们的技术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理论上讲,如果美国能够尊重产业链全球化的分工与合作,中国也确实没必要把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捏在手中。

国际现实没有如果。华盛顿这一棒,不但免费教育了国人,也事实上帮助到了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紫光展锐等国内企业。即使是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华为、中兴、小米、OPPO、VIVO、联想等巨头也会将更多的订单匀给这些企业。

此外,中国作为全球信息产业最大的单一市场,为中国企业营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甚至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底牌”。2019年,在中国市场上售出了全球大约50%的基站、30%的智能手机。即使发生最极端的情况,仅靠国内市场就能养活一批重量级选手。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美团等众多公司,不就是靠国内市场成长为市值居世界前列的互联网巨头吗?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企业绝不会只满足于关起国门做“草头王”,我们要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与14亿人口相匹配的贡献,这份雄心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阻止不了的。这既是中国的权利,更是中国的责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