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大幅减少,并非报复性消费,而是另有隐忧
我们进入后疫情时代,经济走势越来越被重视,而经济数据在不断释放出新的信号与动向。近期的一个现象,居民存款大幅地下降!
01 钱去哪了,消费反弹了么日前,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尤其值得关注。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多增1.01万亿元,主要是企业贷款增加所致。但是,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其中,四月居民存款减少的主要是活期存款,一个月减少了11354亿元,而定期存款则增加了3358亿元。四月份为何居民活期存款减少这么多?有人说是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所致,情况真的如此么?
那我们就来看看社会费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4月份消费市场虽然有所回暖,但是并不存在巨大消费反弹现象。四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虽然比比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但是依然处于下降通道;尽管四月份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增加,但是四月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三月份的环比仅仅增长了0.32%。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0675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16.2%;降幅虽然比1-3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但是依然显示内需不足,报复性的消费没有如约而至。
那么大家都没有去消费,是不是又拿钱去买房了?其实也没有。统计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39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了18.7%;商品房销售额31863亿元,下降了18.6%,事实表明老百姓的存款,也没有流入房地产市场。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居民活期存款下降幅度大,但定期存款却增加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钱富裕的居民阶层,把余粮都变成了定期存款,不准备花了而是准备过冬。这表明居民实际上对未来经济形势不乐观,在资金安排上的防御性需求增加,消费意愿下降,准备缩减家庭开支增加储蓄过冬的现象明显。而这种消费心理和居民情绪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内需下降,社会消费萎靡不振的程度。
所以说,尽管社会消费有回暖但是总体上仍然比较低迷,不能完全解释居民活期存款下降的原因。
莫非,大家都拿钱去炒股了么?看看这组数据,中国结算数据显示,4月新增投资者数164.04万人,同比增长7.14%;这是在3月单月新增189万人后4月份继续新增。住户存款大降7996亿元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71亿元,这一组数据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部分活期存款下降的原因。当然了,从历年数据来看,每年四月份是银行发售理财产品高峰期,都会出现活期储蓄资金开始流向基金、理财以及资本市场转移情况。
但是,剔除活期存款向股市理财迁移因素之后,居民活期存款依然减少了3000多亿元,这显然背后还是存在其他原因。我们再看看其他几个数据。
为关键的就是就业数据了。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是继二月份的6.2%之后又一次站上6%的高点。
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份高0.5、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年轻人失业的情况较为严重,表明疫情期间裁员现象较为普遍。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缓慢,目前为止还有将近一亿的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很多中西部省份撂荒的耕地,已经再次被农民开垦的原因。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部分本身储蓄不足,一旦收入下降会加速消耗个人和家庭储蓄储备。
疫情曾在造成2月导致800万人失业,受到冲击经济增速下滑,今年调查失业率可能达到会有所增加,甚至不排除创出历史高位。
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裁员、降薪、半薪和发放基本生活费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人收入锐减,甚至阶段性没有收入,只能在吃老本了过日子。源自就业数据不难看出,由于就业情况不理想,很多个人和家庭收入下降,与居民家庭现金流的消耗加速,这可能是导致活期存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再用一组和密切相关的数据来看看。四月份,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2280亿元,同比多增1187亿,同比增加108.6%。短期贷款这个数据是消费贷,包括各类现金贷和信用卡消费。一方面活期存款减少,一方面消费贷款同比激增,这说明借钱维持日常开支的家庭和居民越来越多了。
而与此相呼应,疫情导致借款人收入减少或中断,个人无法偿还信用卡、消费贷款及住房按揭贷款等债务的案例正在增加。虽然尚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是近期招商银行长田惠宇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疫情对招行最直接、最大的影响是资产质量,信用卡和个贷的还款能力、意愿都在下降,2月信用卡和房贷、小微逾期率按年大幅提升。
我们相信,就业和收入压力引发的消费贷款质量下降,不是个别银行出现的现象,而是金融机构整体近期共同面对的压力和冲击。
所以,银行个人活期存款快速下降的背后,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部分居民将储蓄资金用于维持生计,而很多人已经出现借新还旧、以贷养贷的消费窘境,这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总结一下,四月份居民存款下降并非消费所致,也有别于往年的惯常原因,而是存在一定特殊原因和不容小觑的社会隐忧。
这些情况都要求,在进一步稳定疫情的基础上,要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稳定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防止经济问题向金融问题,乃至其他问题的演化和蔓延。
喜欢的还犹豫啥,赶紧关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