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的印山地师战斗力如何?看似精锐,却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印度关于在谈论边境争端时,强调自身的山地部队,好像山地师就是其肆意妄为的后盾?那么这次我们就来揭开一下印度山地师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印度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山地师,或者同类型的所谓快速反应部队,不仅是中印边境,在印巴边境也是如此。根据不完全统计,印度目前已经组建了12个山地师部队,总计有15万人,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作战部队,同时每个师还有8000人级别的后勤部队,专门提供物资。
这样看起来好像很强大,但是大家不要以为山地师就是和猴子一样在绝壁雪山上能够往来自如,人人都是攀岩高手,雪地精英,拿着一把步枪可以在5000米高原还能玩出特种兵的战术。
事实上印度的山地师部队本质上还是轻装步兵,虽然我不否认这些山地师的训练要更好,也精通高原生存和攀岩技巧,但是从战略战术的角度而言,印度的山地师最多是会爬山的轻装步兵,仅此而已了。相对高水平的高原作战来说,还缺少三种能力。
一、缺乏重型运输直升机
印度的陆军很缺重型运输直升机,倒不是说山地师,其他部队也缺,只是相对而言山地师对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需求更高。目前印度有CH-47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15架,还有米17和米26直升机,同时还有印度豹和北极星直升机。从目前来看真正有价值的只有CH-47,他能够吊运M777超轻型榴弹炮,毕竟高原作战榴弹炮的作用巨大,不是固守据点就是反据点,其他装甲部队反而不好使。
但是CH-47印度只有15架,12个山地师,怎么分?就算你集中起来,15架也不够一个主力部队用的。其他的米系直升机搞搞支援还可以,重型武器是吊不动的。至于印度国产直升机,印度豹已经掉了100多架,北极星战机在2019年就摔死了一个军长和一个师长,搞的印军下令不准高级军官集中乘坐印度国产直升机。
相对而言,虽然我方的重型直升机也很不足,但是一方面重型直升机项目正在推进,搞定后就能国产,未来优势在我。另一方中印边境有利地形我们居多,很多地方我们在后方有利地形部署远程火力即可。
二、缺乏火力支援
虽然刚才我说印度山地师是轻装部队,这只是让大家消除对山地师部队的迷信。其实山地部队轻装这点本身没错,你带着一大堆坦克、装甲车怎么灵活机动,怎么翻山越岭啊,还是5000米海拔。其实现代山地师的发展方向是单兵轻装,而在后方配置大量的机场、直升机、固定翼战机近距离空中支援,在加上各种曲射火炮和单兵直瞄火力组成,也就是人员轻,重的装备都要求方便移动的。
那么印军山地师这方面如何呢?以印度目前部署在拉达克地区的第14集团军第8山地师为例,其师级部队装备配备有榴弹炮团,旅级有迫击炮营,连排级装备有无后坐力炮、榴弹发射器和火箭筒,算是基本合格。但是直升机和固定翼战机的近距离火力支援就很糟糕了,目前整个12个山地师就20来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显然是不够看的。
至于固定翼战机的支援,其实直到2000年印度才在高原地区使用幻影2000支援陆军战斗。从这点来看,印度的山地师在作战时基本是单兵玩耍,然后依赖配属一些装甲部队行军,而拉达克地区装甲部队装备的也都是老旧的印度国产T-72,以及部分BMP2装甲车。而他们面对的将是15式国产轻型坦克,印军可能会有点惨嗷。
在武装直升机方面,我们的WZ-10换装玉龙改发动机后,高原问题不大,还有直20和WZ-19的支援,不管是补给能力和近距离支援是有保障的。
至于固定翼战机近距离支援,那也要印度的三代机先拿到制空权再说,最明智的就是印度不要出动空军,还可以默认为双方不动用空中力量,否则前沿的几个机场就准备重新修吧。
三、缺乏补给能力
另外还要提一点,印度的山地师其实严重缺乏补给能力,印度的武器储备是要够打40天,但是目前很多部队的子弹储备都不足20天。之前还提到山地师有专门的8000人运输部队,但是这种二线部队补给效率很低的,8000人又不是一窝蜂可以给你送补给,一字长龙摆开,真正能送到的物资在印度这种官僚主义严重的队伍里,能有多少那只有靠想象。
根据以往自卫战的经验,如果要发动有一级的进攻,并且有一定把握拿下目标,那么至少要进行长达一年的物资准备,当然了现在我方的运送条件是好了,公路、高铁和大运都可以战略运输,战术运输也有直20和未来的大型直升机。
而且印军如果敢于主动进攻,那么他们的补给情况就更加严峻,因为印军的地形处于不利状态,以加勒万河谷地区为例,我方是居高临下,后方有较好的补给路线(相对印军),而印军进攻道路是河谷破碎冰川地形,这补给基本靠吼了。
虽然印度号称有世界最多的山地部队,但是大多数也仅仅具备一般边境防守部队的水平,只是这些士兵由当地人组成,长期呆在高海拔地区而已,但是这并不是其战斗力的绝对保证。
山地作战特点是缺乏机动能力和后勤补给,那么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和后方炮火支援尤其重要,同时地形条件也很关键,从这几方面来说,印度山地师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战斗力远如同他们吹嘘的那样强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