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神童16岁上北大,他却当间谍让祖国损失70
间谍,自古有之,只不过以前基本是刺探军事情报。如今,除了国防,商业领域也成了间谍的重要目标。也许就像古人所说那般,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也,就有这么一位人物,天资聪慧,16岁就考上北大,又出国深造,偏生对钱却是有无止境的欲望,为了能迅速致富,甘愿做起了间谍勾当。
胡士泰,天津人,他的“成功”完全是依靠一已之力,由于父母学识有限,当年他小小年纪考入北大历史系,一时传为美谈。学校对于这样的“天才”人物,从生活到学业也是相当照顾,不过看后来他所做的事情,他似乎觉得他所得到一切都是他自个挣来的,和他人无关。
2010年,胡士泰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罪名是,涉嫌商业间谍罪。胡士泰毕业没几年,就去澳大利亚又继续读书了,毕业后他没选择研究方向类的工作,而是进了当地的一家矿业公司,同时他还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不过这时的他,并没有打算安稳在澳大利亚工作,而是又折回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间,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很多人都在中国看到了商机,胡士泰也是这么认为,不过他不愿意像旁人那样,脚踏实地挣着自己的财富,他居然将他的才华用在歪道上,窃取中国重要商业资料。
这时胡士泰的身份是中国区的业务总经理,虽然他已经是澳大利亚人,但是凭着一张中国脸,一口中国腔,很快就拉近与人的距离。中国发展如此之快,对钢铁矿石的需求极大,不少钢企很是信任他,他凭借自己的一些天然优势,私自签约不说,还将大量获取的商业情报交给他的“雇主”。结果就是,中国相当被动,不得不以“高价”从澳大利亚购进一批铁矿石。说句难听话,当年就这一事件,中国替澳大利亚“产出”10个点的GDP,如何理解?7000多亿元。
(客观说,胡士泰放弃中国国籍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放弃了生他养他的祖国。)
胡士泰的回报自然是相当的丰厚,单就房产,他名下就有好几栋别墅,都是价值过亿。他以为别人都是冤大头么?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方面需要学习,但是不代表就能被人这么“窃取财富”。这一商业事件,影响相当恶劣,自然会发酵为政治事件,中澳两国关系也急速降温。胡士泰必须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很多人说10年量刑有点轻,法律自有它的度量,不过要相信,天理循环。)
胡士泰还是聪明,狱中表现良好,减刑了,2018年7月4日出狱了。
国家精心培养这些优秀学子,图啥?最后还不是个人的幸福生活。没有强大的国家做依托,哪有个人实现自我抱负机会?为何很多人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就如胡士泰,改国籍,他“觉得”这靠山更“硬”些,结果却调转身,华丽丽身份下行着厚颜无耻之事。为了私利不惜“出卖”曾经的祖国。也倒也应了一句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在中国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到头来还不抵那几套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