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

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沉淀的文明古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的民间俗语。虽然不比诗词那般文采飞扬,但是也蕴含了很多的生活大道理,比如“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

少不入川

川,指的是天府之国四川。四川是一个宜居的城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自李冰父子开都江堰后,四川的农业不愁天时。川内环境闲适,风景优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四川姑娘个个水灵柔媚,又泼辣爽利,让人见之忘俗,不忍离别。这样好的地方,自然也造就了这里舒适的气氛。

四川人喜爱美食,茶饮,悠闲,泡一杯浓茶,懒洋洋地打麻将,吃火锅,就十分满足了。这里的人可以挣着一天的钱,花着两天的钱去消费,骨子里透着安逸和舒适。总的来说,四川是一个普通人都能过得很舒畅的安乐窝。

但是古人向来讲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励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才能够天降大任于斯人,这才能够承担重任,光耀门楣。所以,古人教育子弟,讲的都是要头悬梁,锥刺股,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必要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才能挣下一份大大的家业。

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

不过,四川的环境太好了,美景、美食、美人,若大好年华便处于这样安逸的之中,少年心性不定,容易玩乐,恐怕就会日渐消磨,日渐同化,逐渐沉迷于美食、美景、美人中。这还怎么去奋斗,怎么去拼杀,怎么做家族的顶梁柱呢?所以古人说少不入川,不是说四川不好,反是说四川太好,怕青少年来到这个鼓励休闲和放松的地方,难以燃起雄心壮志,一世碌碌无为了。

女不入藏

藏,指的是西藏。西藏处于高原极寒地带,海拔高,气候还十分恶劣,对健康非常不好,而对娇弱的女孩子来说更甚。同时,高原地区紫外线光照十分强烈,会灼伤皮肤,晒黑、晒伤、晒出高原红,对漂亮女孩子很不友好。而且古时候这里更加闭塞,连公主和亲都是个苦差事,何况是普通的女孩。

古时候西藏是农奴制度,统治者蒙昧又野蛮。再者西藏距离中原地区,不但路途遥远,还多山多沟。就算是如今的交通条件,开车去西藏也很后怕,因为一路上都是峭壁深沟,开车开得也是战战兢兢的,更何况古时候的路况呢!同时,古时候的西藏物资条件匮乏,牛羊肉有,但是古时候畜牧业也不发达,肉也不能多吃。蔬菜茶叶更是少,需要从中原购入,且价格昂贵,西藏的盐、糖也是奢侈品。

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

而且那时西藏的烹饪水平有限,不光是缺少食材,连铁锅菜刀都是管制物品,很多时候有个木头碗就很不错了。这对于要娇养的女孩子来说,真是灾难。除此之外,从中原到藏区,一路艰辛不说,还有许多的车匪路霸,广袤的大地上走一两个小时都是无人区,遇到杀人越货的,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谓“女不入藏”,其实也是对女孩子的一种保护。

老不入广

广,指的是广州,泛指广东地区。这句话据说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由于中原的开发和优越的海港环境,广州已经开始进入了商贸繁荣的时期。年轻人力争上游,正是应该努力拼搏的时候,到了这片地区,自然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老年人体质羸弱,开发这种繁重的活计,自然只能交给年轻人了。

因为古时开发南方,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首先,南方降雨量很大,并且丛林密布,沼泽遍地,炎热潮湿、瘴气弥漫。第二,南方山地众多,分布着山越以及南蛮等土著民族,他们性情狠劣,而且还在蒙昧的半奴隶生态制度,常常成群结队去抢东西,然后往大山一跑,就不见踪影。第三,南方山多耕地少,而且森林广布,开垦非常不便。第四,南方蚊蝇多,更能加速疾病的传播。第五,古时南方还有很广泛的血吸虫病,很多北方人称之为水蛊病,这一疾病直到建国后才才消除。

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

而在古时候,湿气和瘴气都是能要人命的东西,瘴气是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导致水源污染,产生各种病菌和病毒,进而造成了许多热带病、地方病、人体寄生虫等问题。自汉代开始,人们就认为“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史记·货殖列传》)”《淮南鸿烈·墬形训》记载:“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窍通于耳,血脉属焉,赤色主心,早壮而夭。”

同时,那时的广东地区缺医少药,环境恶劣,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去了南方都会生病,病着病着就死了。唐朝宰相韦执谊连南方的地图都不敢看,后来发配去了岭南,不到五十就死掉了。西汉时期贾谊被贬谪到长沙做王傅,整天都觉得自己要死了,还给自己写诗伤悼:“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传》)”为此,又作了一首《鵩鸟赋》替自己哀伤。

广东地区就是瘴气严重的地方,莫说是老年人了,就是年轻人也甚少去广州的。在古时候,两广地区一度还不毛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今天,广州是中国的一线城市,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更是让经济繁荣得无与伦比,各种资源在此交汇,不光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又因为是开放的前沿阵地,比起北京和上海也不遑多让。而这里的人也总是脚步匆匆,因为时不我待!

为什么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

但是,老年人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就该找个安逸平稳的地方安度余生,比如前面说的四川,就是个很好的养老地方。说老不入广,不是说老年人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而是说为着健康和舒心考虑,不需要再去广东地区了!

结语

当然了,时代在发展,古人的话也不一定全部正确,随着西部大开放和一带一路,四川也渐渐成为了上进有活力的拼搏地区。同时,随着交通的发展和治安的稳固,入藏也不是一桩苦差事。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达,人均寿命增高,医保增益。就算年纪大了,到广州也能够很舒适的生活。以上话语,蕴含了古人的生活智慧,让人不得不佩服。如今,姑妄言之,大家也姑妄听之,不知道还有没有类似的民间俗语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