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清军夜屠20万太平军,为何没有遭到反抗,只
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曾经席卷了南方大半个中国,在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一度派遣西征军和北伐军出征巩固战果,其中北伐军更是打到了天津附近让清朝统治者大为震惊。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毕竟是一个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平天国的领导层无法消除本阶层固有的狭隘性,后来随着天京事变和翼王石达开出走等事件的发生,以及在满清和外国反动势力相勾结的镇压之下,太平天国运动逐渐的走向了灭亡。
在此过程中,太平天国虽然实力大损,但是太平军的将士们仍然十分的骁勇。可是在1863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十分耸人听闻的事情,数十万太平军将士被清军深夜屠杀,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太平军情势危急,李鸿章兵围苏州在同治二年的时候,也就是1863年,李鸿章率领淮军以及由外国雇佣兵组成的常胜军奉命救援上海,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攻打上海的太平军撤退,李鸿章成功的救援了上海。而在这之后李鸿章以上海为根据地并且协同常胜军向太平天国控制的江苏等地区进发,先后攻克了太仓以及江阴和无锡等地,最后李鸿章把目光转向了江南重镇苏州。
太平军在攻占苏州之后将苏州及周围的地区改名为苏福省,但是由于经营的时间比较短,太平军的经营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在李鸿章率领淮军攻打苏州之前,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也开始逐渐的向天京城进发,为了保卫首都不失,太平天国领导人将原本驻守在苏州的大将李秀成调走。
这就大大的削弱了太平军的力量,原本李秀成是一个非常善战的将军,几乎可以算是太平军后期的领军人物。但是李秀成也没有调走全部的军队,李秀成在撤离之前留下了自己的几个部下,其中就有谭绍光等八个部将。
而在当年的11月以后,李秀成因为作战不利退回了苏州,而且此时他发现部将郜永宽等人已经心生异志,决定放弃苏州撤回天京,但是谭绍光等人不从,谭绍光等将领打算和苏州共存亡。
随后李秀成撤离苏州,李鸿章率军围困了苏州城。但是此时守城的谭绍光等人却和郜永宽等发生了矛盾,太平军将领之间的矛盾被李鸿章得知。于是李鸿章派人和太平军将领谈判,郜永宽和李鸿章商议之后决定杀死谭绍光献城投降。
于是在当年的十二月,郜永宽等八人借会议之机杀死了主将谭绍光,将苏州城献给了清军。在献城之前谭绍光的部下被他们大肆捕杀,随后开城之后在清军的配合下将谭绍光的部下斩杀殆尽。
李鸿章背信弃义,苏州杀降招不满在苏州开城之后,李鸿章部下的清军发现城内的太平军仍然没有剃发,而且在苏州城内垒砌了街垒。李鸿章获知之后和原本的降将程学启等人进行商议,最终决定设鸿门宴邀请郜永宽等人赴宴,趁宴席将太平军降将全部诛杀。但是城内的太平军李鸿章仍然不放心,毕竟太平军的人数比较多,于是心狠手辣的李鸿章决定趁夜杀降,派遣部下的清军将投降的太平军全部杀死。
当时太平军哪里会知道这些,原本他们以为放下武器之后就可以不用打仗了,因此太平军中竟然一个反抗的也没有,就稀里糊涂的做了刀下之鬼。
而李鸿章杀降之前并没有和常胜军的戈登等人沟通,戈登觉得李鸿章背信弃义竟然提着手枪要去决斗。但是毕竟清朝统治者可以给这些外国人太平军给不了的好处,所以最终李鸿章杀降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死在李鸿章刀下的太平军们也就成了冤死鬼。
虽然太平军最终失败了,但是太平天国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者,也间接地支援了同期亚洲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清王朝统治者的影响力大大降低,不少汉人督抚开始崛起,逐渐的改变了晚清时期的政治格局。最终伴随着1911年武昌的一声炮响,武昌起义爆发,随后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彻底灭亡。太平天国的起义者们以实际的行动告诉了世界,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也是永远无法被反动统治者统治的,太平天国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