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引言

世人对佛门的印象以拯救世人,清心寡欲为主。佛法高深精妙,对修行之人的内外要求颇高,合格的修行者,应该是如慧能大师在《菩提偈》中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教强调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因此,寺庙通常远离尘世,修行的僧人与尼姑也只是吃斋念佛,并无其他的牵绊。

01

但因为佛门广修缮善缘,通常不会拒绝有心修行之人,哪怕此人并非六根清净,甚至是不守清规戒律。最不守佛门清规的佛门弟子,恐怕当属仓央嘉措了。他是佛门弟子,却情史风流,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诗,比如《你见或者不见我》:“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这样的佛门修行者在古代是受争议的,为此,仓央嘉措也是几经贬黜。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尼姑形象

而现在,众所周知,尼姑与和尚除了工作内容与世人不同,住所特别以外,与普通人的生活并无区别。但有一部分修行者,他们虽是佛门弟子,谨守佛门礼法,却留恋红尘。日本有一位98岁的尼姑整天饮酒吃肉、沉溺于男色,却是意外的受人追捧成为网红尼姑,成为了日本最受网友欢迎的尼姑,她就是濑户内寂听。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濑户内寂听

濑户内寂听,原名濑户内晴美,生于日本德岛市。她的丈夫是日本知名的学者佐野淳,二人志趣相投,十分恩爱。之后,佐野淳受聘于北京大学与旧辅仁大学,身怀六甲的濑户内寂听不忍和丈夫分居两地,就随同丈夫来到了北京。

夫妇二人游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渐渐爱上了中国。抗战结束,他们也希望留在国内研究中国古代音乐。不过,当时两国关系紧张,夫妇二人还是被人发现,被遣回了日本。

02

回到日本后,佐野淳去到了东京工作。在此期间,濑户内寂听开始对丈夫的学生——帅气风流的木下音彦产生了好感。后来,濑户内寂听离开了自己原本幸福的家庭,随木下音彦去到了东京。二人去到东京后,没过多久也就分手了。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濑户内寂听年轻时期旧照

分手后,濑户内寂听开始独居,以写作为生。此间,遇到了另一个男人——作家小杉仁二郎。二人有着共同的文学艺术爱好,也产生了感情。不过,小杉仁二郎有自己的家庭,他也不愿为濑户内寂听抛弃自己的妻子。但是,就算如此,濑户内寂听依然选择与小杉仁二郎维持了八年的情人关系。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剃度前旧照

一直到木下音彦再次回到她身边,她与小杉仁二郎的关系才告结束。木下音彦愿与她重修旧好,极尽花言巧语道歉。最终,濑户内寂听原谅了木下音彦。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木下音彦重新找到濑户内寂听,更多的是想利用濑户内寂听的钱发展生意,目的达成后,他再次离开了濑户内寂听

和小杉仁二郎共处时,尽管没有正当的名分,但小杉仁二郎对濑户内寂听的写作却是提供了最大的帮助,濑户内寂听之所以可以创作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她的作品站在女性的视角,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抓住其痛点,直击要害,获得了不少奖项。不过,因为作品中的性爱情节居多,在日本被封杀了五年。

03

历次感情的失败,让濑户内寂听产生了坠入空门的想法。最初,她本想加入天主教,但没有被接受,因此,转而成为了佛门弟子,法号寂庵。

出家成为尼姑后,濑户内寂听依然饮酒吃肉,而且相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濑户内寂听对自己出轨的行为也有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出轨并非是愿望,而是出于对自己内心欲望的无法控制。

现在,濑户内寂听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却如同一个老顽童。每日不仅要饮酒吃肉,也喜欢和朋友开玩笑,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从她的分享中,人们感受到了自由美好,由此吸引了大批粉丝。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剃度后旧照

在日本,有不少年轻人都是她的粉丝,这些人渴望过上她那样自由惬意的生活。濑户内寂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寂庵中讲课,听课的人中就有许多慕名前来的粉丝。在听完濑户内寂听的演讲后,他们豁然开朗,觉得生活中的问题都不应成为自己的困扰。濑户内寂听劝诫年轻人,要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跳脱家庭、丈夫、孩子的牵绊。

98岁尼姑吃酒喝肉,沉迷男色不守清规,却意外获

▲濑户内寂听出版的书籍

濑户内寂听成为日本的网红,除了身为出家人饮酒吃肉以外,还在于她的风流历史,在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她一直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年轻时勇敢追爱,直视感情生活,从不遮掩。老去后,领悟红尘真谛,沉迷于文学,创作了优秀的作品。再到后来,成为佛门弟子,却无视规章制度。她或许并非合格的修行之人,却身体力行地感染着他人。这与活佛济公类似,修得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意味。

结语

世人大多生活在框架之中,受限于各种规则与制度,但濑户内寂听,却一直可以追随自己的内心,尽管并非都是理性之举,或许也不值得赞扬,却向世人传达出了可贵的自由豁达的精神。她现在已经有98岁的高龄,却还是受到了粉丝的喜爱,就足见这种自由惬意,但求无愧于心的价值观受到了旁人的认可。

参考资料:

《菩提偈》

《你见或者不见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