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错过南昌起义,没有参加长征,陈毅为何成
陈毅元帅
完美错过南昌起义,没有参加长征,陈毅为何成为十大元帅之一?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军事家们来说是难忘的,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元帅军衔典礼。十位军事家中的翘楚成为新中国最高军衔的首批、也是唯一的一批元帅,这就是中国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十大元帅。
这十位中国现代史上最顶级的军事家分别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缔造者和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四野司令员林彪,二野司令员刘伯承,长期主持西北军事的贺龙,三野司令员陈毅,政工元帅罗荣桓,十大元帅中唯一的一个北方人徐向前,华北军事当家人聂荣臻,以及唯一的广东人叶剑英。
陈毅塑像
十大元帅中,陈毅的入选有些争议,很多人认为他不太会打仗,三野(华野)厉害,全凭粟裕,因此有很多传说,说陈毅之所以能当上元帅,全靠粟裕辞帅,否则,陈毅这个元帅是当不上的。当初正是为了给粟裕腾位置,中央才把陈毅放到二野,三野实际成为粟裕独立指挥的军队,后者从此走上封神之路,“战神”是封上了,但“元帅”却没有评上,三野的代表人物仍然是陈毅而非粟裕。
很多人为粟裕鸣不平,认为他的大将军衔评得低了,以军事造诣和指挥而就成言,他完成可以压过陈毅成为元帅。又有言论说,陈毅得以位列元帅,是由于他同时和毛泽东周恩来的私交都非常好,特别是周恩来,在陈毅的帅位问题上,出力颇多;而为粟裕力争的刘少奇,则在军队中的影响非常有限。
上述说法流传甚广,但我们只要看看陈毅的经历和资历,就会发现,他的代表性远非粟裕能够相提并论。而元帅军衔的评定条件,一方面看军事造诣和指挥成就,更重要的,是看影响力和代表性,这才是军事贡献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直接参加南昌起义,也没有参加过长征的陈毅,最终跻身十大元帅之列,没有任何问题。
陈毅和毛泽东
陈毅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那时他只有18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在1923年,那时的党刚刚诞生不超过2年,他的入党时间在十大元帅中算是很早的,仅晚于朱德和聂荣臻两人。
1927年,周恩来等人在江西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一起义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被认为是人民军队的创立性大事件。陈毅没能直接参加南昌起义,他是在起义军南下的时候追上队伍的,之后不久,他和朱德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湘南暴动。随后,两人一起带领队伍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开始了他和毛泽东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友谊,并建立了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之后的陈毅,成为了中央苏区的领导人之一。由于在和国民党的较量中,因为博古和李德的瞎指挥,未能打破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而当时的陈毅,并没有随队长征,而是奉命留了下来,率领南方各省游击队,坚持对敌斗争。三年游击战争极为艰苦,他多次身陷极端危险的境地,但文人出身的陈毅对险恶的环境不以为意,曾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写就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光辉诗篇《梅岭三章》:
赵朴老亲书之《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上海外滩陈毅塑像
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握手言和,一致对外。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斗争的红军及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陈毅也成为新四军的骨干,与叶挺、项英等成为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在“皖南事变”之后,项英遇难,叶挺被囚,陈毅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继续坚持南方地区的对敌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出任华东野战军(即后来的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和刘伯承、邓小平等一起领导了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规模最大的淮海战役和随后的渡江战役,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朱德、彭德怀等十位战功卓著的军事家被授予元帅军衔,陈毅成为十大元帅之一。十大元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新中国军事史上的绝唱,更是五千年中华军事文明的顶峰。
陈毅和粟裕
陈毅在留法时期、党的初创时期、三大起义时期、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突出的表现,特别在涉及军衔评定的几个重要军事时期,想找出比他更有代表性的军事人物,是根本不可能的。他是井冈山元老、第一支红军的缔造者、三年游击战争的代表人物、新四军和三野(华野)的“代言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有谁能替代陈毅入围元帅名单呢?显然不能。
但我们也承认粟裕的军事造诣在陈毅之上,甚至把他放入十大元帅中,军事指挥艺术也应该能名占据前三名。但元帅的评定,是综合实力和总体军事贡献,单纯比拼某个时期或某个战役的战果,是不客观,也是不公平的。
陈毅没有直接参加南昌起义,没有经历波澜壮阔的长征,军事造诣上不如粟裕,甚至在身先士卒操起大刀上阵杀敌上不如许世友,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为人民军队做出的卓越贡献,更不是反对他入围十大元帅名单的理由和借口。
陈毅与周恩来、贺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