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周恩来总理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从黄埔走出来的国共双方将领都可以算是周总理的学生,即使在国民党内部,对周恩来也以"周主任"敬称,执弟子之礼。聂荣臻元帅留苏归国后,也曾到黄埔担任政治教官,徐向前作为黄埔一期生,从这个角度讲,在军内的资历是低于聂帅的。而且,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曾作为聂荣臻的副手,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同样位列聂帅之下,但为何55年授衔时,元帅排名反而在聂荣臻之前呢?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与之类似的解放军开国将领并不少,如詹才芳中将,授衔时资历甚至高于许多上将。又如陈赓大将,红军时期任红12师师长时,徐海东是其辖下的团长,55年授衔也排到陈赓之前。可见,职务并不是授衔排名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重新回到徐、聂两位元帅排名问题,来探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徐帅在关键时期曾有大功于革命。第五次反"围剿"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经"四渡赤水"、回师贵阳、转战川康,历尽劫难,于1936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李先念率领的四方面军接应部队胜利会师。张国焘千方百计打听到中央红军只剩下不到万余指战员时,产生了阴谋夺权,分裂红军,甚至另立中央的企图。拒不执行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暗地里仍然坚持南下川康的计划,擅自密令左路军停止北上,妄想裹挟中央中央红军一起南下,如不执行,就以"武力解决"。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叶剑英在得知张国焘的阴谋后,及时汇报给了毛主席和中革军委,为了继续北上出川抗日,同时也避免红军内斗,毛主席率一方面军果断地脱离了张国焘的掌控。张国焘得知中央红军已经北上的消息,露出杀机,忙派部队追赶,眼看红军就要陷入自我消耗之中,徐向前坚定地说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及时制止了红军与红军之间的互相杀戮。

之所以说徐帅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立有大功,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四方面军总指挥,军事斗争的实际掌握者,在四方面军中享有极高的权威和声望。如果没有徐向前元帅的及时阻止,那么红军的内斗将不可避免,这会对中国革命和红军的前途命运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失将不可预料。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外无派千奇百怪。毛主席曾说,要山头,不要山头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军授衔除了资历和战功,同时也是政治上一种平衡的结果。在授予元帅军衔的十个人之中,红军时期曾担任过方面军负责人,或者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主帅职务者,元帅排名都比较靠前。如贺老总以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位列元帅第五位,彭、林、刘、陈以各野战军司令员的身份,在元帅中排名也比较靠前。徐帅以四方面军代表和旗帜之资,元帅排名在聂荣臻之前也是无可争议的。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关于解放军开国将帅,就指挥打仗能力,后人曾有彭、林、刘、徐、粟为毛主席麾下"五虎上将"之说。抗日战争,129师在太行山,师长刘伯承坐镇中央,副师长徐向前放手指挥,在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一系列战役中发挥了名将本色,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2年2月,国民党军以12个团的兵力,在苏家阜至霍山一线构建防御阵地,企图阻止红军向东发展。为打破国民党军围堵,徐帅以四方面军第4军10、11、12师和第5军73师共四个师的兵力发起苏家阜战役,徐向前根据敌劳师以远,领导混乱,士气低落的特点,在地方部队和当地百姓的配合下,采用运动战,趁敌第19旅尚未摆开阵型之际,歼灭了其有生力量。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另以两个主力师左右包抄,切断残余之敌退路,攻破其指挥机关,活捉师长厉世鼎。国民党其他部队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溃逃,我军抓住战机,多路出击,将敌军分割包围。历时48天,除少量敌军漏网以外,共歼敌3万多人,俘获近2万人,缴获各种火炮40多门,枪支1万6千多支。取得空前大捷,也是红军历史上最成功的经典战役之一。解放太原战役,以25万对31万的劣势兵力,向太原城发起主动攻击,并且把敌军围困于城内达半年之久,经浴血奋战,基本全歼守敌,横扫三晋大地。

55年授衔,聂荣臻曾是徐向前上司,为何元帅排名

纵观徐帅指挥的历次战役,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以少胜多,以劣势对优势,以极少的兵力和代价,实现数倍于我的歼敌。可以说,徐帅是一位天才般的军事指挥家。

55年授衔时,徐帅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同时期聂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又在徐帅之下。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在元帅排名上,徐向前高于聂荣臻是毛主席和中央经过慎重研究和考虑的,也是十分恰当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