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重要。而我国一向非常重视军事力量的发展,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型高精度武器。而与此同时,外界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什么我国的武器都是外国核心技术,中国武器都是从俄罗斯购买的”等等键盘侠的言论。让人异常气愤。但实际上,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自主武器的研究与开发,而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弯道超车。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我国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FN-6的重大成功吧。

而且其中的一项”天才设计“惊艳众人。甚至《央视新闻》也作了特别报道,称FN-6的性能毫不逊色于法国的“西北风”,并且在尖端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也是大量出口国外的主要原因。因此,FN-6“飞弩”便携式防空导弹已经成为中国一款明星武器。事实上!我国研发便携式防空导弹方面起步非常晚。直到八四年的阅兵式上才首次出现的“红鹰” -5公开亮相。据说这是中国的苏联Sam-7便携式防空导弹模型,也是中国的第一代导弹便携式防空导弹。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就在于——“一个从模仿到创新国产武器设计的经典例子——神秘的套接尾”,以及中国FN-6导弹和法国西北风导弹之间的区别。为什么中国FN-6便携式单兵防空导弹的发射筒前面有一个方形的“大脑袋”,本文就将揭开这个秘密。

首先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下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戏剧性发展,为何称其为戏剧性呢?咱们娓娓道来。具体地说,世界上第一种便携式防空导弹是美国在1958年研制成功的红眼睛导弹。迄今为止,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采用红外导引头,少数国家还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根据红外线导引头的类型,可以把它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为红外(点源)制导导弹,导引头采用无致冷硫化铅探测器,单旋扫描,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作用距离近,只能检测飞机喷气发动机尾喷管的红外辐射,攻击范围窄。第二代红外(点源)制导导弹,采用冷却型锑化铟探测器,通过锥形扫描,增加了作用距离和攻击范围,实现了对目标的后半球拦截射。这种导弹具有一定的抗红外诱饵干扰能力。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三代红外(点源/准成像)制导导弹,采用冷却剂锑化铟探测器,采用十字交叉/玫瑰扫描系统,具有探测距离远,探测范围大,跟踪角速度快等特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经典的例子有法国的西北风,俄罗斯的SA-18,美国的毒刺等等。

第四代红外(成像)导弹,利用成像制导技术对进行探测、识别和锁定,使其探测能力大大提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探测距离远,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探测距离远等优点。美国毒刺- RMP BlockII是其典型代表。

可见,相对点光源体制而言,红外成像体制的导引头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和导引精度,特别是在终端抗干扰阶段,能输出更丰富的目标图像信息,有利于诱饵识别和目标攻击点选择,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然而,基于点源体制的红外导引头由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便携式导弹仍主要集中在第三代。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而我国国产的FN-6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属于我国研制的第三代单兵防空导弹,国产的正式型号是“红缨-6”,外贸型号是“飞弩-6”,都是以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的名义销售的。配合国产化的《前卫-2》成为中国军队现役便携式防空导弹主力。该导弹弹径72毫米,长1.5米,重16公斤,射高10-3500米,射程500-5500米。

事实上!FN-6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与法国西北风导弹的一些技术类似,其技术指标和外形类似,均采用4元红外探测器,具有全向攻击目标的能力,可以拦截战机6千米距离和直升机4千米距离的发射。该弹体配有微型处理机,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分类、信号处理和抗干扰逻辑判断,抗干扰能力极强,能抵抗背景和地面干扰、红外线诱饵干扰和红外线调制干扰。是我国第一枚装备敌我识别器的单兵防空导弹。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无论是FN-6导弹还是法国西北风导弹,都采用了金字塔导引罩,只不过FN-6是一个8棱式头罩,而西北风是一个6棱式头罩(改进型是一个8棱式)。但国际上大多数单兵防空导弹的导引罩均为圆形,FN-6和西北风采用金字塔形菱锥形导引罩的主要原因是通过风洞研究发现,与传统圆形导引罩相比,菱锥形导引罩能显著降低风阻,能显著提高单兵防空导弹的飞行速度。

使FN-6导弹能够拦截最大机动过载4 g,最大速度360米/秒的空中目标,并将其击毙。六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全重17千克,导弹弹重10.77千克,弹长1.495米,直径0.072米,射程0.6-6千米,最大弹速600米/秒,射程15-3500米。

但别误会,虽然FN-6导弹和西北风导弹相似,但FN-6导弹并非法国西北风导弹的仿制品,两者仅仅是由于都采用了四元探测器,所以在外形上是相似的。与西北风相比,FN-6只是头罩相似,其它地方完全不同,不同的重量和性能。最为显著的差别是看导弹发射器头部的细节,就可以分辨得出来。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FN-6设计很独特,发射筒的头部有一个很大的盒子。在导弹的前面有4个操纵舵,通常折叠收起于弹体内部,当导弹发射时再弹出,便可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该导弹尾部设计有4个通常与导弹分离的固定尾翼,安装在FN-6发射筒的前端,即FN-6发射筒前端的方框。那是FN-6的“大脑袋”。

因此,FN-6导弹发射时,弹体的前部直径比套环稍小,能够“钻过”尾翼套环,但导弹的后部机舱直径稍粗,钻不过套环,借助发射初速和惯性,带着4个尾翼的套环就“穿”到导弹的后部,就像穿套头毛衣一样,非常坚固。这在外界称为一项“天才的设计”,其中的技术手段独一无二。

它的独特设计增加了导弹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此外还需增加尾翼的翼展和面积,还需增加弹体直径,这样的设计容易造成全弹重超标,得不偿失。因此FN-6 “不同凡响”改用了尾翼与弹体分离的套接式尾翼,即可在控制机动性的同时,还可大大减小弹体直径,整体重量也会随之下降。


天才的设计!央视专题报道,国产FN6导弹“套接

相对于美俄相比,折叠尾翼,套接尾翼不必通过增加弹体直径来增加翼展面积。这个例子中,FN-6的数据非常出色,直径72毫米,重16千克,发射条件比较简单。与之相比,“西北风”导弹直径90毫米,发射筒重达20公斤,由三角支架和两人小组完成发射。总之,FN-6不是“抄袭”,而是超越。

此外,这些天才的设计,使FN-6导弹能够使用更小的70毫米弹径,达到18 g的高过载,弹重为16公斤,这对巡航导弹和地空高速战斗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与之相比,法国西北风导弹的弹径高达90毫米,过载也只有15 g,弹重18.4公斤,加上发射筒重约20公斤,造成全系统重量过大,需要二人三足的发射队。

而且,有消息称,我们曾向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国家出口FN-6便携式防空导弹,这枚导弹参与了近年来多个地区的重用,效果和反响都较好。几年前,在珠海航展上,中国也推出了改进型的FN-6。据报道,FN-16型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各项技术性能更加完善。总而言之,中国包括FN-6等多个系列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