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马继平,曾给国民党高官开车,评价张
马继平,原名马嗣锦,1921年3 月6日生于江苏省宿迁县罗圩乡马园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妹四人,排行老 4,6岁开始放牛、种田。在他8 岁那年,村小学的一名老师跑到他家说,这孩子聪慧伶俐,应该去读书,他父亲相信了先生的话,第二天便将他送到学校,每当父母看到儿子回家读书、写字的样子,就觉得马家的门风已经开始转变。13岁那年他小学毕业,父亲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几块金贵的大洋,又将他送到附近的罗圩私塾学堂,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无论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是"四书""五经",都让他背得滚瓜烂熟,至今脱口而出,一字不漏。
马继平 16 岁那年读完私塾以后,背着父母给他二伯父家的儿子,也就是小时候经常带他去玩的大哥马涤心写了一封信,没几天他大哥便派回两名军人到村里来接他,但他父母不同意他去当兵,于是来人只好说服马继平的父母,说他学业有成,不必种田,应该出去为国家,为人民做事,他的父母只好同意了儿子远走高飞。1937年1月,他就被接到湖南长沙,见到了他的大哥。他的大哥马涤心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 8 期炮科,后来又毕业于美国陆军参谋大学特别班第3 期和中央陆军大学第 5期正则班,当时已经是国防部第 1厅第3处处长。后来,马涤心当团长、师长、军参谋长,而且指挥过不少战斗,跟日本鬼子打过很多仗。再后来被调到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当了参谋,一直在蒋介石身边工作,1949 年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担任过金门防卫司令部少将参谋长、陆军第9军中将军长、第 1军和第 2军团司令官等职务,退休之前是台湾"土地资源开发委员会"主任,1986 年在台湾去世。
马继平说:"大哥派人把我接到部队以后,炮兵团和汽车团都在招人,他问我想当炮兵还是想学开车,我说我怕打仗,我想学开车。我大哥笑了笑说,那好吧,所以他就派人把我送到了长沙南郊的水絮塘汽车驾驶员教育营去学开车,每月还有 12 块钱的军饷,3个月后涨成了15块,学了6 个月毕业的时候,我被授予上等兵衔和三级驾驶员,每月 18 块。后来又经过考试,我每年升一级,第三年就升为一级驾驶员,每月 48 块。1937年7月毕业的时候,我被编入汽车兵团,分发驻守在桂林汽车大队6分队,在车队又学了两个月骑摩托车,还学了一些跳障碍的特殊技术,比如一二尺高的墙和一两米宽的沟壕,必须骑着摩托车飞跃过去。那时候的摩托车,主要是送文件和传令用,学完摩托车,继续在桂林驻防。有一次蒋介石下来视察工作,我们车队去迎接,接回来他不住招待所,而是住在一个大轿子车里,晚上人和车都在一个树林子里藏着,司令部警卫连给他站岗,车队派我在大轿子车旁执勤,随时准备为他们出车。"
1937 年8月,各大战区成立后,马继平被调往湖北襄樊,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 5 战区司令长官部车队开车,有时也开摩托车。他说:"那时候还给我配了一支勃朗宁手枪和一支汤姆逊冲锋枪,出车必须都带着。那时候我们车队有 3 辆小车,1辆福特、1辆雪佛兰、1辆道奇,还有4辆德国的尊达普(Zündapp)摩托车。我去不久,就给我固定配了那辆福特车,我的车最新,让我为战区司令李宗仁和白崇禧服务,不过白崇禧很少在,我主要给李宗仁服务。那时候他除了工作,还特别喜欢打网球,战事不紧的话,每天下午都要把他拉到中山公园打一会儿网球。那时候军队车很少,五战区的长官李品仙、汤恩伯、张自忠、刘汝明、徐祖贻、冯治安、孙震、廖磊来开会,都坐过我的车,包括蒋经国也坐过,有时还坐我开的三轮摩托车,他们对我特别好,都说我开车开得好,从来没有谁给我发过脾气。如果不打仗,在部队生活也很开心。"
遗憾的是,马继平刚到襄樊不久,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开始轰炸襄樊,1938年11 月3日、4日连续轰炸了两天,造成 60多人死伤,160多栋房屋倒塌,42军军长冯安邦被炸身亡。尤其是进入 1939年,日本飞机的轰炸越来越频繁,只要防空警报一响,市民就开始四处逃命,马继平这时候也就更忙了,不仅要给长官开车,有时还要骑摩托车去前线执行任务。
他回忆说:"记得 1939年4月 30日夜晚,外面下着大雨,我们几个驾驶员在值班室私下议论,有人说这两天冈村宁次要进攻枣阳,可能会很危险,让弟兄们注意安全。正在议论的时候,长官突然下令,让我骑着三轮摩托车拉着随从副官去枣阳执行任务,说到了枣阳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有个当兵的在等我们,他腰里系着皮带,皮带上扎一条白毛巾,身上还挂一个水壶,让他带我们去找副司令长官李品仙,有一封信要赶紧亲手交给他。因为是晚上,还下着大雨,80 公里的路,规定我3 个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任务,结果不到两个小时我就到了,送完信的第二天,战斗就全面打响,那次战斗打得很惨烈,打了整整 20 天,我几乎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冒着炮火去执行任务,那场战斗最后打死打伤 1万多日本兵,我们自己的伤亡也很大,后来那场战事被称为随枣会战。"
1940年5 月 1日的枣宜会战,日军也是以10万人的兵力分为3 路合围襄樊,每天都有三四十架飞机猛烈轰炸,城市不少地方被炸成一片废墟,包括国军的火药库也被炸毁,会战中仅仅是保康一个县,就被日机炸死15000余人,马继平依然每天骑着摩托车躲着炸弹从襄樊到老河口执行任务,并且好几次碰到日机低空追击扫射,他一次次驶入树林,躲过了危险。那次战斗,他还冒着敌人的炮火,骑摩托车拉着独立工兵第 1营营长赶到黄花镇,亲自指挥并炸断了张家口大桥。他说:"去炸张家口大桥那次,我俩在路上遭到日本飞机的好几次轰炸,把我的摩托车斗子炸开好几个窟窿,那场战斗也打得很激烈,前后打了48天,日本鬼子死了七八干人,我们死了三四万人,张自忠就是在那场战斗中死在宜城县的南瓜店。那次,日本鬼子把樊城糟蹋得很厉害,飞机不停地轰炸,炸死炸伤很多老百姓,几乎所有的楼房被炸塌,而且还在城里强奸妇女、烧杀抢夺,给很多民房的门窗泼上汽油烧,制造了'火烧樊城'事件。"说到张自忠的死,他说,张自忠那个人好得很,坐过好几次他的车,每次一上车,就主动和他聊天,一点架子都没有。
马继平说:"1942年8月,我当了班长,我们司令部的很大一部分人又搬到襄樊西边的韩家台,日本人还是经常派飞机来轰炸,记得有一次高空和低空都有飞机在扔炸弹,结果高处的飞机竟然把炸弹扔到了低处的飞机身上,把自己的飞机给炸掉了,炸完之后我们跑去看,发现飞机上的火花塞和车上的一样,很多螺丝和零件也和我们汽车上的一样,拆回来之后发现,火花塞还是不能用。1943年9月,李宗仁调到汉中当了蒋委员长的行营主任,他走后我也不想干了,因为天天都要和日本人打仗,整天都要开车、骑摩托车去执行任务,每次都很危险。李宗仁走了不到两个月,我就请假跑到西安南城的开通巷,找到当年在驾驶员教育营的同学于慎同,我告诉他襄樊战事多,太危险,看他能不能在西安给我找个事做,结果他把我介绍到了军政部西安交通处开小车,不到半年,我就被调到西安警备司令部开车,这时候我又跟了胡宗南,胡宗南那个人很稳重,坐车从来不讲话,好像总在想事情,他的生活也很朴素,从来没见过他大吃大喝。"
1945 年,日本鬼子投降后,马继平随副司令长官裴昌会从西安赴郑州受降,他的任务是去第 1战区长官部郑州指挥所,参与检查验收和清点日军辎重兵准备上交的物资。9 月3日到达郑州之后,日军并不同意他们进城,裴司令只好找他们协商。马继平说:"我们刚到郑州的时候,发现日本鬼子还在搞破坏,我亲眼看见他们把好好的汽车轮胎用刺刀给捅坏了,有的家伙还给汽车上装满枪炮子弹和汽车零件,油门一加开得快快的,然后人一跳,车就冲进黄河里去了。后来我们劝阻,他们还不听,我们抓来几个日本人就往死里打,最后他们就老实了。后来我们还让他们洗车,洗不干净又对他们一通狠揍,他们动都不敢动。日本人很坏,他们在缴械之前,把郑州所有的日本妇女集中到一起,然后关进几间房子浇上汽油,全部烧死了,烧死的原因是害怕中国人糟蹋他们的女人,这也是我亲眼看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