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撤军再出新照片,解放军真的部署了两个重
这几天,中印双方都已经开始逐渐从中印边境附近后撤。
从印度方面公开的照片来看,双方的作战部队并没有全部从边境附近撤离,只是从对峙一线后撤,降低双方的冲突可能性。
双方的主战坦克、哨所和工事都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撤离、拆除完毕,最后双方会各自使用无人机对撤军区域进行侦察,检查对方的撤退情况。
2月10日,中印两国军队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开始在所谓的“东拉达克地区”按计划脱离接触,同步撤离。
让印度军方高层非常惊讶的是,解放军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里就能调整200多辆主战坦克,并调来100多辆重型车辆运兵。
200辆主战坦克,已经相当于我国两个重型合成旅的数量。
有博主放出了中印两国班公湖撤军现场的新一批照片。
其中便曝光了很多新的细节,其中就包括海量的99A主战坦克和04A步战车撤离的照片。
有网友看后惊呼,按照这个部署密度和力度,部署两个重型合成旅可能真不是夸张,而且200辆坦克可能都说少了。
印方视角的撤离现场
那么一个合成旅是什么概念呢?
瞭望君只知道这是军改后解放军实行的“3级编制”,副师级单位,下辖有营、连,多兵种、多专业,编制也比以前的团级单位大得多。
瞭望君专门从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有这样一个介绍(准备与否,瞭望君也不好说)。
网上说:军改后的合成旅,把原来一部分装甲旅、装甲师里的坦克、装甲车编进来,不再设单独的装甲师、装甲旅。
合成旅下辖4个合成营,1个炮兵营,1个防空营,1个支援营,1个保障营。坦克:装甲步兵部队比例达到了2:3,达到了一个国际上公认合理的水平。
用合成旅取代原来装甲旅、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旅、摩托化步兵师,解决了军改前装甲师/旅和摩托化步兵师/旅各自的问题。
军改军改嘛,当然是越改越好了,战斗力就会越来越强。
那么,新体制新编制下,一个合成旅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据解放军报报道,第79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转型以来,在一场检验性实兵对抗演练中,一营某新型突击车在炮火支援下迅速前出,快速夺取制高点,比换装前快了数倍。
这个一营,在全军第一个构建起装备作战试验鉴定理论框架,探索新装备作战效能,采集数据近7000条,提出400多条改进建议被上级机关采纳,创新训法战法等17项,梳理10余条实战化训练经验做法,均被推广。
如今,一营已初步形成轻便化、多能化、模块化特点,具有机动快、火力猛、指挥高效、自我保障强等作战能力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陆战铁拳”。
当然,这只是解放军序列中合成旅的其中之一。
一个旅都这么厉害,那两个旅就更不要说了。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印度部署了大量山地步兵和大量使用直升机的可能。
这次我军部署了号称是高原步兵杀手的PGZ95式4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
在我军多次演习中都被用来对敌方部署在山腰的敌方阵地进行扫射。
对地面目标进行压制射击的PGZ95式4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
最后,瞭望君再与大家聊一下印军为什么会撤军的这个问题。
当面,开了9次军长级谈判,这是一个因素,但真正的原因呢,至少以以下几点:
一是印度搞对峙的意义已经消失;
二是中国的用“实力”说服了印度;
三是国际时局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专家推演过,假如中印真的进行大规模空中较量,印度空军有可能在数小时内损失过半。
大家若有不同意见,请在后台留言,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