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中,越南空军实力不容小觑,为啥没有
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从来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我们历经了多次艰苦卓绝的战争,但没有一次是侵略其他国家,都是对侵略行为忍无可忍的自卫反击。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正是如此。
当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中越战争中,越南空军实力不容小觑,为啥没有派遣战机攻击中国?让我们回溯历史,探寻其背后的真相。
越南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封建社会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越南地区都是属于中国的郡县行政区划。近代西方列强的铁蹄踏入之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越南也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在寻求民族解放的进程中,中国和越南两国可以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老一辈的革命者们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越南的政治领袖胡志明曾前往中国广东支援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也派遣了顾问团队援助越南的抗法战争。
在抗美援越战争中,更是积极出人出力,向越南输送了大批兵力和军事物资。中国支援部队的士兵们和越南军民一同并肩作战、抵御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捍卫了越南的领土安全。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越南终于将法、美侵略者赶出国境,从四分五裂实现了国家的基本统一。
然而此时国际局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中美关系开始解冻。越南在经历了摇摆与权衡之后,选择与苏联发展"亲密"外交关系。
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苏联的军事技术顾问团队入驻河内,源源不断地输送苏联的军事技术装备与先进的苏式武器。
另一方面,当时正值中美建交,而由于越南对美国根深蒂固的仇恨,便将以往中国提供的帮助与援助通通抛诸脑后,将对美国的仇恨仇视转移到了中国身上,甚至将中国视为了头号敌人。
不仅从政治上边缘化党内的亲华官员,还在越南国内疯狂打压华侨,正常经营的华人商人被迫歇业,华人学校被关停,甚至要接受所谓的忠诚测试,最后直接将华人驱逐出境。
后来排华现象愈演愈烈,屡屡在中越边境寻衅滋事,挑起事端——越界侵扰甚至打伤边界民众,推倒国界界碑,侵占中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岛屿,挑起武装冲突,等等。
有了苏联的支持仿佛就如同拥有了尚方宝剑,越南急速膨胀,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甚至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与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并无二致,表面上冠冕堂皇,其实意图蚕食占领邻国老挝与柬埔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一直以来的援助支持非但没有获得任何回报,反而被越南背信弃义。为了维护我国边界的国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中央军委于1978年12月8日下达了开展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命令,中越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始终占据绝对优势,越南出动了二十万的正规军和地方部队,中国解放军为了保护边境国土不受侵犯,保护我国边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浴血奋战拼尽全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当中,越南正规军伤亡超过五万人,损失伤亡过半,整个国家也因此元气大伤,甚至一蹶不振。
但是根据史料分析,当时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弱,尤其是装备精良的空军部队。当时越南空军拥有将近三百架苏联援助的米格系列战斗机,还有我国在援助越南抗法、抗美侵略时提供给越南的歼六战斗机。
对美作战胜利后,又从美军缴获了近七十架F-5战斗机,这种机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另外还有四百五十架直升机、百余架运输机,以及不少A-37攻击机。
从这些数据可知,越南当时的空军装备优良,实力不容小觑。但是拥有如此先进装备的越南空军,在中越战争中却没有派遣战机作战,甚至从开始到结束找不到一架飞机的身影。那么越南为何宁愿输,也没派遣战机来对抗中国呢?
首先就是空军战斗装备的技术壁垒。所谓明珠暗投,暴殄天物。美军的战斗机装备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也意味着操作的技术难度是最高的。
然而越南作为一个积贫积弱、连年战乱的南亚小国,此前空军服役的战机数量极少并且极为落后,战斗飞行员也凤毛麟角,而且绝大部分根本无法操作先进的美式战斗机型。此外当时越南飞行员接受的训练针对的是空对空作战,丝毫没有涉及空对地的打击。
再先进的战斗机,交到不会操作的人手里也只是摆设,与一堆破铜烂铁无异。可以说当时的越南空军对于战争进程根本起不到任何有效作用。并不是越南军方不想派遣战机作战,而是他们做不到。
其次是中越两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差异。
当时越南刚刚取得抗法、抗美战争的胜利,对自己的国力盲目自信,却忘了这两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背后离不开中国源源不断地无私援助。越南以为自己有"苏联老大哥"撑腰就能无往不利,甚至向邻国柬埔寨伸出魔爪意图侵占。
且不说越南本身面积狭小,人口有限。单单是连年以来的战争积累起的损失就足以拖垮一个国家。所谓水滴石穿,旷日持久的损失已经使整个国家摇摇欲坠,越南几乎没有任何支柱型的重工业。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并没有真正做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各方面准备,只是攀上了"苏联老大哥",背靠大树好乘凉。自我感觉良好,日益膨胀。战争一打响,越南简陋落后的军事通讯系统就全面瘫痪。
在战争的头一天,河内指挥部就完全失去了与前线的通讯联系。所以越南前线部队孤立无援只能各自为战,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一周之后苏联的通讯部队才乘坐飞机赶来,紧急接管了跟前线的军事通讯联络,这才得以恢复跟前线部队的联系。
后勤供应同样糟糕,由于对战争规模的估计严重不足,战前储备的粮食弹药非常有限。前线的越南部队两三天就弹尽粮绝了,并且这十分有限的后方储存又因为落后的交通工具而根本无法及时送达。
而中方的战略战术十分明确,就是速战速决的攻坚战。战争的性质绝不是侵略,而是自卫反击。而越南一直认为雄踞北方的苏联对中国虎视眈眈,中方投鼠忌器,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殊不知,对于越南来说,"苏联老大哥"的大腿却是鞭长莫及。
苏联与越南之间隔着整个中国,直线距离超过五千公里,所以在战争过程中苏联不可能给越南提供什么实质性的援助。
等到实际开战,中方的进攻策略超出了越方的预期,将越南打得措手不及。并且依托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在边境部署了红旗2号防空导弹系统,就像是隐形的铜墙铁壁。
莫说越南无法操控先进的战斗机,就算有也根本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然也只能是导弹攻击的靶向目标。
第三,越南对中国有所忌惮。
我国空军实力强大,在与越南还是盟友的时候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证明。在援助越南抗美战争中,我国出动了近三十万的防空部队,虽说战斗机不如美军先进,数量也远远比不上,但是空军飞行员的操作技能与实战经验都是一等一的。
可以说,越南能够战胜美军并缴获大量美式战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部队的无私援助。这一切作为受益者的越南自然是心知肚明。他们也知道,如果真的展开空战,他们也绝不是中国空军的对手。如果派出战机也只能是徒增战争的成本和损失而已。
随着战争的残酷展开,虽然全民皆兵却也死伤无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假象被现实击碎,越南逐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与中国的实力差距。而公然支持越南的苏联,也只是象征性地派遣了一个军事顾问团队,仅有十余位军事专家组成。
除此之外,越南并没有迎来其他想象中的来自苏联的援助。而国际上其他国家一律保持沉默,就连一些一开始表示支持越南的国家也逐渐缄默。这样沉重的打击让越南黄粱梦碎。
中越战争以越南的失败而告终,这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即使拥有装备精良的空军部队,也没有能力或者说不敢派遣战机,只能迎来狼狈溃败的必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