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辉战机何时能圆装备航母梦?专家:最关
据综合媒体近日报道,在印度空军签订价值超过50亿美元大单,购买号称“印度之光”的国产“光辉”战斗机最新MK1A版本之后,印度海军何时能够圆了舰载机版“光辉”成批装备航母的梦想,又引发舆论广泛兴趣。
众所周知,印度海军对于来自俄罗斯的米格-29舰载机向来都非常不满意,也探讨过购买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但恐怕美式舰载机与俄式航母完全不能匹配。有军事专家则指出,印度虽然拥有海军航空兵数十年,但在舰载机制造相关技术上还有很多“空白”,包括一个尺寸小、但堪称关键部件的质量却没保障。
这个部件就是舰载机降落航母必备的着舰钩。由于航母着舰区狭小,舰载机只能通过着舰钩捕捉拦阻索,使得飞机在短距离内强制停下。舰载机着舰钩一般位于尾锥下方,通常都是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并与机体主结构相连,以承受拦阻时的巨大冲击。对于双发战斗机而言,由于两台发动机之间距离较大,尾部紊流较大,为了整理尾部流场、减小阻力,当年俄罗斯经过苏-27原型机阶段多次试验之后,采用了目前的长尾锥结构。
而中国的歼-15舰载机考虑到这种长尾锥容易与飞行甲板发生擦碰,为此在歼-15舰载机上取消了尾锥内的减速伞舱,采用了缩短的尾锥。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气动性能有所下降,但却可以保证在舰上起降的安全性。另外,由于航空母舰在水面环境中始终存在摇摆升沉运动,再加上着舰区狭小,舰载机的着舰失败率很高,所以经常需要进行拉起复飞,而为了保证复飞成功舰裁机还必须在着舰的瞬间将发动机推力开至最大。
这使得舰载机着舰时产生的冲击力要远远大于普通战斗机在陆地机场着陆时的冲击力,所以舰载机的机身和起落架强度都要高于陆基飞机。因此,舰载机版“光辉”虽然确实已经实现过了航母起降,但这些部件强度问题是否都已经解决,有无质量问题,都无人敢打保票。相对来说,中国歼-15舰载机明显已经加强了起落架和机身结构,以解决着舰冲击问题。可以看到歼-15舰载机的前起落架从歼-11战斗机向前收起的单梁单轮,改为倒T形梁双轮结构,为此会导致歼-15的空重比歼-11B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