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剑客枫 三剑客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图/大唐 三剑客

你知道军人退役后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吗?

是回归家庭,轻松生活。

那你知道军人退役后最大的忧虑是什么吗?

有很多。但排名最靠前的,主要是本领恐慌,以及由于此前较长时间脱离社会对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生活的担忧。

所以为了减缓这种焦虑和压力,他们会做很多努力和尝试,以提高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

这其中,尤以提高学历为最。

对于军官而言,大部分年龄都在30➕,且他们在参军初期可能就以读军校等形式取得了一定学历学位,加之退役后有转业安置等手段作为辅助保障,基本不用太担心基本生活和工作问题。

存在学历危机的,主要是退役士兵。一方面入伍时年龄偏小,除大学生士兵外,相当一部分就是普通高中生;另一方面,这些战友当兵期间的时间大多用于军事训练,学习培训时间相对较少。

一直以来,后台都有陆续收到退役战友发来的留言,说回到地方后才发现,没有学历是真的吃亏。比如有的战友入伍的时候是高中学历,回来年龄还小,但是找工作因为学历低,给退役后的就业出了难题。

他们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后发现,针对全国性的退役士兵进行学历加分的政策比较少。

很多战友忧心地表示,离开部队后,正是因为远离了原先熟悉的环境,重新融入社会需要时间、耐心与契机,所以如果社会上能多一些关爱与扶持,特别是政策方面的倾斜,就太暖心了。

没想到,最近出台了关于退役军人参加高考的政策。

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件事背后的深意。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规定明确:

第一,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不得超过20分。

第二,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简单来说,“有荣誉、获等功”的退役军人可以高考加分,不超过20分;就算战友们没有功的,也可以增加不超过10分的统考成绩。

加分,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国家级”到“地方版”加分,都呈现出两个趋势:

教育为上,退役军人学历加持;学历为嘉,退役军人就业保障。

教育部层面这次出台的规定,是全国性的。

它虽然把具体加分的权利由各个省市去具体决定,但是它的规范性、引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注意到,在关于退役军人高考加分上,都有一个“不得”的标尺,

实际上,是给予“地方版”退役军人高考加分留有空间。盘点“地方版”的退役军人高考加分,我们可以列个清单---

(1)哈尔滨:

①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含)或被战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在其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经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在其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③入伍前为高中学历的士兵,退役后报考成人高等学校的,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招生高校确定是否录取;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招生高校确定是否录取。

(2)北京市:在《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对象审核办法》公布:其中就有明确规定:“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3)山东省:在2019年潍坊市共有24名考生可以享受到优惠,9名考生可享受加分(降分)投档照顾,15名考生可享受同等条件优先录取。其中,7名考生均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4)大庆市: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在高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10分投档。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学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且符合报考条件的,可免试攻读研究生。

总得来说,对于退役军人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立功的退役军人,必须保障好。

我们常说,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军人才得以受到尊崇。

因此,首先就是从观念上,树立帮助打好退役士兵回到社会以后文化基础的门槛。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近些年来,关于退役军人回归社会,因为学历低而导致就业被受挫的问题屡见不鲜,说明了,退役军人在就业市场环境下,还是很靠后的。

给退役军人高考加分,特别是立功的退役军人有必要,应该看到,“服役越久,贡献越大”八个字不仅仅要体现在服役期,退役后的待遇保障也要跟进。

目前来说,军人子女上学难、军人父母赡养难、军人退役入学难,这“三难”怎么解决?

一看政策的倾斜,二靠个人的表现。

比如,给烈士子女高考加20分,这就是一种政策上的倾斜,一边是“烈士子女高考加分”的政策,悄悄升到热搜高位,引发数亿的阅读量,一边是网络上一些反对给烈士子女加分的言论,作何感想?

教育部明确一项暖心的政策:烈士子女参加高考最高可以加20分。对于这样的政策,大部分人都是支持的,甚至表示加20分不够,应该予以更好的政策。

但是,偏偏就有人觉得:可以给钱,可以给房子,但是不能给烈士子女高考加分。

一边享受烈士用生命保卫出来的太平生活,一边又为给烈士子女加分愤愤不平。唉!我们这个社会,有些人什么时候开始对“烈士子女”四个大字不会读,不会写,不会看了?

政策的倾斜,从来是站在大局观的着力点出发,对于立功的退役军人,特别是烈士子女,我们不仅要有大局观,还要有大情怀。

再来说,靠个人表现。立功不仅是给他人谋福利,但是一定是给自己带来荣耀,我们应该能感受到,从近些年来,在具备立功条件下所获取的退役军人优待清单里,比如,立功的青岛籍退役军人可以享受住房贷款红利,立功的退役军人拥有退役后的一次性补助金奖励......

当然,靠个人表现,其实也是激励在服役期多做贡献,体现“荣誉+物质”的双线路径,特别是今后明确了,退役军官和军士在符合一定服役年限的情况下可逐月领取退役金,特别是对于拥有立功的退役军人,在逐月领取退役金上会货币化补偿。

给立功的退役军人高考加分,是他们最迫切最急需的支持,国家急退役军人之所急,解决他们之所需,是关爱体现在行动上的最直接表现。

让大家都知道,“尊崇”不是说说而已!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国之根本,教育为上。让英雄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让退役军人能有重拾学业的勇气,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给退役军人高考加分的政策背后,也要看到,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建立荣誉激励体系,很有必要。

随着今年开始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全国其他各地区也着实应该将退役军人荣誉激励体系建设提上日程了。

剑客认为,各地在建设荣誉体系时,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为退役军人考虑:

一是,精神荣誉方面:例如对于立功的,或者对国家或者社会有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事迹应该加大宣传表彰,设定退役军人荣誉等级,发放退役军人荣誉等级勋章,特别是类似于戍边的退役卫士,突出加大宣传与保障。

发扬退役军人在新时代建设中所展现出来的优良品质,让全社会都了解退役军人的奉献精神,从而在全社会培养拥军优属,尊崇退役军人的优良风尚。鼓励社会各界一起为优先优待退役军人发力。

二是,物质保障方面:对于退役军人的荣誉激励不应该只有精神上的表彰,还应该落实到物质方面。例如为立功、参战的退役军人等逐月发放“荣誉金”,或者在八一,元旦,春节等对退役军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品,或者慰问金等,让退役军人感受到真切的关怀和温暖。

国家为他们高考加分,三大信号

总之,荣誉体系建设应该是全方面的,物质精神两手抓,让退役军人既可以感受到荣耀,又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这样的荣誉体系才是扎实地体现在了“尊崇”上。

未来,这样的“尊崇”还会越来越多,力度也会越来越大。不止是高考,甚至在生活工作的许多方面,在国家条件和地方现实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对退役军人群体展示出最大的善意。

这也将是最强烈和最令人期待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