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枚响尾蛇仅1枚命中,我军飞行员牺牲,1枚未爆
作者:莫孤烟
在世界空战史上,1958年9月24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空对空导弹首次运用于实战,对今后的空战模式及战术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58年9月下旬,浙江沿海雷达站显示敌机活动异常。24日上午9时,战备值班室响起了战斗警报。雷达发现,蒋军24架F-86战斗机分两批飞临温州、乐清等地上空。海航2师指挥所立即命令三个大队紧急升空作战。
蒋军的F-86战斗机上已经装备了美国最新黑科技“响尾蛇”导弹。这是由全球第一代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时速2.5马赫,内装4.8公斤烈性炸药,能自动跟踪热源攻击空中目标。“响尾蛇”刚问世时,美国曾对外放出话来,说导弹命中率在95%以上,简直神乎其神。是真是假,还要经过实战才能检验。
响尾蛇导弹构成
9时48分,双方机群相遇,立即展开激烈空战。我军战机根据预定战术快速接敌,展开近战格斗,使敌机没有发射导弹的机会。几个回合之后,敌机逐渐处于劣势,遂向公海逃去。我机群奉命返航,到温州上空待命。
就在此时,3号机突然去控制,倒扣着急速下坠。飞行员王自重十分冷静,迅速采取措施恢复了平衡。就在他驾机上升高度,追赶编队时,茫茫云海中突然钻出了12架敌机,迅速将他包围。
返航的其它战机油料已所剩无几,无法前来支援。王自重处变不惊,驾机迅速抢占了有利攻击角度,在近战格斗5分钟,接连把两架敌机打得空中开花后,机载油料和炮弹全部用尽,已无法再和敌机周旋。敌机趁机发出5枚“响尾蛇”导弹,其中一枚命中,飞机随即空中爆炸,王自重壮烈牺牲。
F-86发射的5枚“响尾蛇”有一发未爆炸,坠落后被缴获,随即送往苏联,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K-13(AA-2)空空导弹。
此次空战,是世界航空史上首次使用空对空导弹的空战,初步显示出这一先进武器的威力。此次空战也引发了一个话题:和装备空空导弹的F-86相比,仅装备机炮的歼-5歼击机是否和对手存在代差?
任何一种划时代的武器在刚问世时,总是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实战中的作用往往体现不出理论上的先进性,空空导弹也不例外。“9.24”空战表明,第一代空空导弹在技术上有很大缺陷,并不像美国人吹嘘的那样指哪打哪,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势。如果战术得当,“机炮战斗机”完全可以抗衡“导弹战斗机”。
携带“响尾蛇”导弹的蒋军F-86战斗机
我军在战后总结出四点经验:
一、载有导弹的敌机要实施发射,必须与我机处在同一平行线上才行,只要在空战中不让敌机咬尾,敌机就没机会发射导弹。王自重之所以被导弹击中,是由于该机在与敌格斗中耗尽了油料,不得不直线平行飞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响尾蛇”打出去5枚只命中1枚,命中率仅为20%。
二、“响尾蛇”导弹靠红外线制导,但它本身的红外线制导装置并不能识别敌我,只有飞行员看清后才能发射。所以,在空战中双方激烈格斗时,敌机为了避免误伤自己,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这次空战中,敌我机群格斗8分钟,敌机未敢发射一枚导弹。
三、红外线制导极易受云雾雨雪等气象因素的干扰,载有导弹的飞机必须选择好天气出动,发射导弹时又要占据背阳方向。只要我机利用背阳或云层接敌,“响尾蛇”便无用武之地。
四、每枚“响尾蛇”导弹重70公斤,每机载2至4枚就会增加140—280公斤的负荷,这就大大影响了飞机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正是抓住了敌人的这些弱点,王自重这位才飞行了344小时的飞行员,就制服了敌人的整个机群。
美国F-86战斗机
抛去导弹因素,再来比较F-86和歼-5这对老冤家各自的长短。
国产歼-5歼击机仿自苏联米格-17,其前身则是在世界航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米格-15。该机和F-86的设计都来自于在二战后的德国所取得的航空科技,技术基础相同,但因为苏美两军作战理念不同,因此这两种一母同胎的飞机各有长短。
许多人都认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驾驶的米格-15在性能不输于F-86,尤其在火力上占据明显优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F-86在所有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范围内的滚转速率都超过了米格-15,在进行咬尾格斗作战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米格-15只有在爬升性能上要超过F-86,但除此一项外,其他飞行性能均不如F-86。
人民空军的歼-5机群
很多资料中,都认为装备大口径航炮的米格-15、米格-17比起只装备机枪的F-86有明显优势,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理论上讲,无论是23毫米还是37毫米的航炮,单发命中就足以给敌机造成很大的损害,但在实战中,米格-15、米格-17航炮因为瞄准具落后,命中率相当低,这个问题在攻击轰炸机的时候并没有明显影响,但是要攻击机动灵活的战斗机就比较困难。加上该机备弹太少,持续作战能力实在堪忧。
歼-5与F-86
F-86使用的雷达测距瞄准器可以在1000米内精确确定目标距离,瞄准精确度相当高。其使用的高射速12.7毫米大口径航空机枪初速高,弹道低伸平直,后坐力小,6挺机枪每秒可以打出120发机枪弹,火力不但精确而且密集。机上的备弹可以连续射击13秒,保证了F-86具有很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从抗美援朝的空战情况来看,米格-15在和F-86的单机对抗中处于下风,米格-15通常要保持1倍以上的数量优势,才可能取得作战优势。根据实战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苏联转而生产性能上更加完善,操纵品质上更好的米格-17战斗机。
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战斗机
由于采用推力更大,并带有加力燃烧室的克里莫夫VK-1F发动机,米格17在速度、航程、爬升率、载弹量、作战半径等方面均优于米格15,在综合作战能力和飞行品质上有了本质上的改进。可以说,米格-17(歼-5)才真正具有和F-86进行单机对抗的能力。
实战证明,歼-5和F-86在性能上各有所长,即便F-86加装了导弹,也因其技术上的严重缺陷而未能形成压倒性的代差,空战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行员的技术与勇气。
王自重在单机对抗12架敌机的绝对劣势下能够击落两架F-86,其令人叹服的光辉战绩就证明了这一点!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