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说到苏-27战斗机,中国军迷应该非常熟悉。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空军从俄罗斯引进第一批24架苏-27战机(其中包括20架苏-27SK战斗机和4架苏-27UBK战斗机)这批战机也是我军第一款三代机,同时也是当时我军最先进的战机。由于性能先进,价格适中。随后我军又从俄罗斯引进第二批24架苏-27战斗机(其中包括16架苏-27SK战斗机和8架苏-27UBK战斗机),以及第三批28架苏-27UBK战斗机。我国空军分三批共引进76架苏-27战机。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批和第三批引进的苏-27战机中,苏-27UBK双座战机的数量较大,这是因为当时我军在引进战机后,已经开始计划在国内生产自己的苏-27战斗机,为此需要大量的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而大批量苏-27UBK战机是培训飞行员最好的硬件设计。后来,这批苏-27UBK战机由于飞行强度较大,也是最早退役的苏-27战机。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俄双方确定合作生产200架苏-27战机,战机的技术状态是标准的苏-27SK战机。战机的部件和关键设备由俄罗斯方面提供,战机的组装生产在航空工业沈飞进行。到2000年沈飞一共组装了5架,到了2003年,已经建造20架,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这批国产苏-27战机也就是后来的歼-11A战斗机。然而经过对比使用后,我军发现传统的苏-27SK战机已经不适应现代空战的需要。航空工业沈飞在完成95架歼-11A战机的组装任务后,不再接收俄罗斯方面的部件。也就是说我国航空工业沈飞单方面毁约。对于这次毁约众说不一,笔者说说个人观点。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传统商业合作,单发方面毁约的确是一件让人痛恨的事情,然而由于早期歼-11A战机使用的雷达为俄罗斯旧式的倒卡天线雷达,机体强度有明显缺陷,机型导弹性能落后,大量使用国外部件,采购成本高,对于我军的空中战力提升不大。一旦面对强敌,极易造成空战成绩一边倒的情况。航空工业沈飞后来研制生产的歼-11B和歼-11BS战机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这两款战机换装了国产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重量更小性能更强;歼-11B和歼-11BS战机不再配装俄制R-27和R-73空空导弹,而是挂装性能更为先进,状态更为可靠的国产PL-8B和PL-12空空导弹;另外除了少量歼-11B外,后期数百架歼-11B和歼-11BS战机均使用国产太行发动机,提高了战机的国产化率。在重要部件上不再受制于人。不管是单机综合作战性能,还是航空工业沈飞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毁约,符合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根本利益。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对于航空工业沈飞的单方面毁约,的确给俄罗斯军工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因为为了提高歼-11A战机的产能,俄罗斯军工之前已经生产大量苏-27SK战机的部件和备件,这些部件和备件给当地的工厂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弥补这次损失,随后几年苏霍伊可以说是用心良苦。首先,俄罗斯军工也知道,我国为什么不再接收后期的部件和备件,根本原因是苏-27SK战机性能较差。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SK战机基础上引进了不少苏-30MKK战机的技术。主要改进有:换装了性能更为可靠的雷达;换装了一平两下玻璃化座舱;增加R-77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强化了机体结构;增加空中加油系统......这款新型改进型号战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27SKM战机。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苏-27SKM战机比传说中的苏-27SMK战机更为先进,在2004年还是2006年航展上(笔者记不清了),苏-27SKM战机曾经在珠海航展上进行精彩的飞行表演。俄罗斯方面妄图向中国空军推销这款战机。这款战机可以理解成中国空军苏-30MKK战机单座版本。然而当时我国航空工业歼-11B和歼-11BS战机在研制的关键阶段,我国并没有看中苏-27SKM战机,这也是我国空军在引进苏-30MKK多用途战机后,第一次拒绝俄罗斯苏霍伊的最新产品。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对于苏霍伊和俄罗斯军工集团而言,我国空军的拒绝的确让他们大失所望。然而大量的苏-27SK战机的部件和备件已经生产出来了,天天放在仓库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俄罗斯空军被迫开始考虑这些部件和备件。这就是后来的苏-27SM2和苏-27SM3多用途战斗机,这两款战机机体大量使用苏-27SK战机的部件和备件,换装了很多苏-35战机的航电系统。其中苏-27SM3多用途战机是苏-35服役前,俄罗斯空军最先进的单座战斗机。俄罗斯空天军一共采购了22架苏-27SM3战机,早期的苏-27SM2后来也计划升级到苏-27SM3的标准。

沈飞单方面毁约,俄罗斯军工损失不小,为弥补

除了俄罗斯空天军自用外,苏霍伊的苏-27SKM多用途战机的原型机305号,曾经改成苏-30KI的名称,对印度尼西亚空军推销。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最终印度尼西亚空军象征性的采购了3架苏-27SKM战机,用以补充自己的苏-27SK战机机队。至此,航空工业沈飞拒收的苏-27SK战机的部件和备件终于消耗掉了。

国与国之间,各国空军与空军之间,各国航空工业之间,虽然表面上有很多合作关系,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的根本利益,就会有很多单方面的毁约事件。历史上,美国扣留伊朗采购的F-14雄猫战斗机,扣留巴基斯坦空军采购的F-16战斗机,扣留土耳其空军采购的F-35A战斗机......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对于航空工业沈飞单方面毁约,以今天的眼光看,做得太对了,没有这件事情,哪有国产双发重型三代机的腾飞。

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