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关键时刻,打响惊天动地第一枪,一场起义诞生

周恩来秘密来到南昌,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邓颖超纳闷儿:"他去干啥,待多久,什么也没有讲。"南昌起义,诞生了日后的六位元帅。

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继蒋介石以后,也公开叛变革命,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在血的教训面前,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7月中旬,就在汪精卫公开叛变的前夕,根据党的指示,国民革命军中受共产党直接影响的叶挺率领第十一军二十四师,贺龙率领第二十军,以"东征讨蒋"的名义,离开武汉开往九江。叶、贺部队的行动使国民党右派十分恐慌。

7月26日以后,周恩来秘密地从武汉来到南昌。周恩来的这次秘密行动,邓颖超后来是这样回忆的:周恩来"要离开武汉的时候,在晚饭前后才告诉我,他当晚就要动身去九江。去干啥,待多久,什么也没有讲。我对保密已成习惯,什么也没有问。当时,大敌当前,大家都满腔仇恨。我们只是在无言中紧紧地握手告别。这次分别后,不知何日相会?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无论是同志间、夫妻间,每次的生离,实意味着死别呀!后来还是看了国民党的报纸,才知道发生了南昌起义"。

7月28日傍晚,在周逸群陪同下,周恩来到南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指挥部看望贺龙军长。

当时贺龙不是共产党员。他出身贫苦,20岁那年,两把菜刀闹革命,组织起一支农民武装,曾参加过讨伐袁世凯。1926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北伐,深受共产党员周逸群的影响,是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支持工农运动。

贺龙心里十分清楚,居心叵测的汪精卫、蒋介石,是绝不会放过二十军的,他早已盼望周恩来的到来。

周恩来受到贺龙的热情接待。

周恩来分析了严峻的形势,指出只有坚持武装斗争才有出路,并和盘托出南昌起义的计划,诚恳地请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

贺龙毫不迟疑地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

这样,起义军方面的兵力有:贺龙的第二十军七个团,叶挺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三个团,周士第率领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两个团,还有蔡廷锴的第十一军第十师,共计2万多人。敌方在城内的兵力计有: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指挥部警备团,王均第三军的七十三团、七十四团和金汉鼎的第九军一个团等,共3000多人。

7月30日上午,前敌委员会决定,将起义时间改在8月1日凌晨4点钟。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前敌委员会召开了团长以上干部会议,布置起义的战斗任务。周恩来细致地检查了战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晚上9时以后,全城戒严。整个南昌呈现着战斗前的沉寂。起义的命令已经传达到每个战士,起义部队已经分别进入了指定的战斗位置。

起义军官兵佩上红领带,在手电筒、马灯的玻璃罩上贴上红"十"字,作为识别标志。官兵们弹上膛、刀出鞘,紧张而又利索地完成了一切战斗准备,等待着指挥部发出战斗信号。当时,驻扎在南昌的敌人兵力约1万人,已经处在起义部队的秘密包围和监视之中。由于起义的机密被一个叛徒泄露,起义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

8月1日凌晨2点钟,在周恩来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的指挥下,城头上传来三声清晰的枪声信号。起义开始了,全城内外立时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起义军官兵不畏牺牲,英勇地向敌人发起冲击。

在这次起义中,敌军总指挥部、松柏巷天主堂和匡庐中学是战斗最激烈的地区。周恩来坐镇松柏巷天主堂附近的一所学校中,镇定指挥,以其雄才大略领导着这一场伟大的斗争。由于周恩来以及其他领导人的卓越指挥,由于起义军的英勇战斗,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激战,敌人被迫全部缴械投降,战斗胜利结束。起义军士兵在俘虏中揪出了那个泄露起义机密的叛徒,给了他应有的惩罚。

8月1日的黎明,迎来了武装起义的伟大胜利,鲜艳的红旗插上了南昌城头。城内大街小巷贴满了起义军的布告,贴满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语。广大群众喜气洋洋,奔走相告,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全城。在中共江西省委的号召下,各级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掀起了劳军支前高潮。省市各界群众组成了"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赶制军服,捐献巨款慰劳起义军。各民众团体还敲锣打鼓,抬着猪羊、西瓜……纷纷来到起义军驻地慰问。

8月1日上午,前敌委员会在原江西省政府主持召开了有国民党左派和各省、区、特别市及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成员由周恩来、宋庆龄(当时不在南昌)、朱德、贺龙、叶挺、郭沫若(8月4日到南昌)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立即颁布了《八一革命宣言》《八一革命宣传大纲》和《土地革命宣传大纲》等文件,提出了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对工人实行劳动保护、废除苛捐杂税等革命政纲。在革命委员会下设立了参谋团,具体负责起义部队的军事行动。

南昌起义后,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对部队进行了整编。为了便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名义,由贺龙担任总指挥,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担任参谋长。下设三个军:朱德任第九军副军长,贺龙兼第二十军军长,叶挺兼第十一军军长。从此,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加上参加起义的林彪和后来赶到的聂荣臻、陈毅,周恩来在英雄的南昌城带出了后来人民解放军的六位元帅(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和林彪)。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