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团长何其宗,赴“虎班”深造,全军仅招96人,成

丛林之虎45

头条专栏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后,36岁的何其宗被任命为陆军第31师步兵第92团团长。

何其宗上任后,首先改变了营区破破烂烂的面貌,而后将精力倾注于全团的行政管理和军事训练。战斗力标准的理念已经牢固地树立在他的心里,提高部队战斗力是他组织军事训练和实施部队管理的基本目的。

步兵第92团也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团队,在对越自卫作战攻打巴沙山口的战斗中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为使这个老团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何其宗首先是熟悉这支部队,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跑遍了全团所有的连队,熟悉了多数干部的籍贯、从军经历、特长和爱好等情况。特别是在军事训练中,他喜欢和官兵打成一片,经常在战术场上亲自做示范动作,以推动基层的练兵热潮。

何其宗认为,部队的作风养成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部队良好的战斗作风,他从一些细节抓起。例如,每天早上,何其宗都在吹起床号前起床,第一个站在大操场上,观看全团各分队进入大操场的时间、动作。以此了解和分析各分队的作风养成情况,并视情进行讲评,提出要求。

时任92团82无后坐力炮连指导员许向斌回忆起那时的场景说:“何其宗团长来到后,出早操时就有了过去所没有的情况,每当各分队出操跑步进入团大操场时,都会看到团长扎着腰带,笔直地站在操场中央的一侧,注视着部队,似乎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各分队操练就不敢有半点儿马虎。他还常带着团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检查机关干部的出操情况,使团机关的出操队伍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人。”

为使部队树立准确的时间观念,他要求全团官兵进行会操和集中观看电影时,必须按通知时间准时到达,顺序入场,不许迟到一分钟,也不许早到一分钟。他说:“这关乎着部队的令行禁止,实际上就是不上战场的协同动作,平时的严格养成就是战时的胜利保证。”

作为一团之长,何其宗还非常关心部队的伙食问题。他认为战士们还处于年轻长身体的阶段,在部队高强度训练的情况下,营养必须跟上。因此,每次下连队,伙房是他必去的地方。他曾对指导员许向斌说:“伙食搞好了,顶半个指导员!”

后来在者阴山拔点之前,他到驻守在西畴弯刀寨的92团1营检查战前准备情况,吃饭时看到菜里有豆腐,便问已是副教导员的许向斌:“连队能常吃豆腐吗?”许向斌回答:“我们各连都把小磨带来了,一定把伙食搞好,让战士们有体力去打仗!”何其宗听后大加赞赏。很多年后,他任副总长时到唐山市接见唐山籍老兵,看到许向斌说:“我记得你,你那豆腐做得好!”

当何其宗在团长职位上渐入佳境时,一纸命令,又让他离开了这个岗位。

1985年,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

1980年10月,何其宗被组织选送进入军事学院完成班学习深造。

当时,军委出于培养我军年青一代的战役、战略级指挥员的深谋远虑,采取了一系列使部队指挥员年轻化的措施。让我军最高学府军事学院办班培训,就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举措。

这个班的招生要求是:由各部队选拔举荐,条件是:正团职务,中专文化(在当时这一级干部中算学历高的),35岁左右,最好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学制两年,作为我军未来高级指挥员年轻梯队进行培训,毕业后由总政会同各大军区协调任用。这个班就是全军赫赫有名的“老虎班”,也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开始按此条件招收的结果,达标的只有40余人,后放宽到副团职务,全军共招收96名学员。

(待续)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