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939年,我军击毙日本“名将之花”,现场炸死

英雄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在于他们爱国和忘我,即在爱国的大爱里,忘掉小小的自我,个人的一切因为大爱而显得微不足道。所以,英雄始终受到景仰,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不朽、不死,和这个始终美好的世界一样,不磨灭、永存。

李二喜(1921年4月20日—2010年3月26日),抗日英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八路军,1939年11月7日,用四发迫击炮弹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侵华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华气焰。在读这位老英雄的事迹时,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了不灭与永存的道理。


现场神奇一幕:炮弹炸死一条狗,弹片却没飞进小屋,群众无一受伤


1939年11月3日,我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部队在河北雁宿崖围歼日军500余人,日军仅余大队长村宪吉大佐少数人逃生。狂妄不可一世的日军中将司令官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于4日率兵1500人寻找八路军报复。

晋察冀军区抓住日军急于报复的心理,诱敌东进,然后集中兵力于黄土岭一带围歼日军。7日下午3时,日军进入我黄土岭预设阵地,战斗打响。4时许,1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用望远镜发现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座院落里,日本军人进进出出;院后的小山包上,也有几个日军军官用望远镜瞭望。陈团长判断此院落可能是日军的指挥所,立即派人调迫击炮上山。

连长杨九坪带着一门山洞型82迫击炮上山后,陈团长指给他们两个目标,要求务必要用迫击炮将这两个目标摧毁。杨连长在目测距离后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李二喜在杨连长的带领下,以最快的速度测距定向,调整炮位。团长一声令下,李二喜手起弹出,连发两发,炮弹在小院开了花。李二喜又调整炮位,朝小山包打了仅剩的两发。

硝烟散后,我军在望远镜里看到,小院里日军慌乱地进进出出,山包上的日军也拖着伤员撤下。4发炮弹爆炸的现场出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当时,有一些群众被敌人关在院落东边的一间小屋里,亲眼看到炮弹在小院屋前爆炸,日军指挥官被炸倒了,连那现场的一长狼狗也炸裂了肚子,可是却没有一块弹片飞到小屋子里来。被关在小屋里的群众无一负伤,不由暗中惊奇:八路军的炮真神!(杨成武《“名将之花”命丧太行山——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纪实》,福建党史月刊,1995年第2期)


“名将之花”命丧:日军曾将此视为“绝密”,13天后才真正公开消息


肯定是炸死了日军的指挥官,但这位指挥官是谁,当时我军并不十分清楚。由于指挥官的死亡,敌人失去指挥与掌握,致全线动摇而陷于极端混乱状态中。我军密切配合,取得了黄土岭战斗的胜利,给突围日军大量杀伤后,各部队迅速转移隐蔽,主动撤出战斗。共歼灭日军900余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当援敌赶到后,再次扑空。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日军并不想让我军得知“名将之花”命丧的消息。

北京卫视《档案》节目2017年在做李二喜的专题节目时,发现了一份日军当年的一份“绝密”文件:“我们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一份侵华日军的秘密档案,就是这份,在这有‘极秘’两个字,边是‘蒙人高第五O七号’,时间是昭和十四年,也就是1939年11月18日,八路军轰击日本军官的11天之后。一起来看一下这份人事处理意见,在这份文件的第二项中是这么写的:阿部中将今年10月已经到了定期授勋的年限,并已上报申请完毕。由于其疑似阵亡,暂停颁发。且不论赏赐等事项,当前最需要特别商议的,是其追授勋位事宜。”

11天之后、“疑似阵亡”,都能反映出日军对此事的态度,但是,真相毕竟是隐瞒不住的。1939年11月20日,日本著名报纸《朝日新闻》上,一篇名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报道正式披露了阿部规秀战死的消息。报道原文:“阿部中将亲临第一线,以便视察敌情,随时下达命令。当到达上庄子以南约一公里的一处人家时,敌人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阿部中将右腹部及双腿数处受伤,但他未被重伤屈服,仍大声疾呼:‘我请求大家坚持’。然后俯首向东方遥拜,留下一句话:‘这是武人的本分啊。’负伤约3小时,即7日晚9时40分,中将狼狈死去……”

新闻发布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21日,日本陆军省公布:“阿部中将在这座房子的前院下达命令的一瞬间,敌人的一颗迫击炮弹飞来,在距中将几步远的地方爆炸。炮弹的碎片给中将左腹部和双腿以数十处致命的重伤。大陆战场名将之花凋谢了。”

其后,人们才知道,被我军炸死的日军指挥官是阿部规秀。聂荣臻从敌人的电台广播中得知为一消息,高兴极了。很快,毛主席也从延安发来电报查证此事,并要“总部向各方公布,广为宣传”。击毙日军中将级高级指挥官,这在华北战场、在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战史上都是第一次。在晋察冀军区召开的庆功大会上,李二喜获得“神炮手”殊荣,聂荣臻司令员还特意奖励了李二喜一把手枪,杨成武司令也很激动,对李二喜说:“谁动你你就打他!”

李二喜非常欣喜,事后,将那把手枪挂在腰间,请人为他拍了张照片,照片上的他很年轻,英姿勃勃、威风凛凛。让日本“名将之花”命丧的那一年,他只有18岁。


英雄默默无闻:直到八十年代,人们才知道他的事迹,去世前说了8个字


英雄李二喜书写了这辉煌一笔后,很快就“默默无闻”了起来。解放后,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跟随大部队来到广东剿匪。1952年,从部队转业到韶关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民政系统工作。1982年,从曲江县民政局局长位置上离休,回家颐养天年。这之后,他的事迹才被人们熟知,而那门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也成了中国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

面对记者的采访,英雄李二喜没有显摆他是如何英勇的,说得更多的是,“马夫”出身的自己是因为“脑子活”,才被调去学习了炮兵的技术,聂帅送他的那把枪,他虽然爱不释手,但也在七十年代上交了,甚至,他的孙子都不知道他击毙阿部规秀的事。他说,和那些为国家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能够看到祖国强盛,亲历时代的变迁,是一种幸福的事情。上级要求对他对击毙阿部规秀的事保密,是对他安全的考虑,“真的没必要对此事多加张扬。”

英雄李二喜还曾在病房里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惊险往事:阿部规秀被击毙后,日军曾指使特工人员潜入部队附近企图报复他。一晚,一名日本特工突然用枪逼住他,想活捉他。他用脚挑起泥土,趁其双眼迷蒙之际用拳击落并捡起对方手枪,方才脱险(卜瑜《抗日英雄李二喜病逝 18岁击毙日寇中将阿部规秀》,广州日报, 2010年03月28日)。

1995年,李二喜探亲路过北京,当时尚在世的老首长杨成武得知后,特地派自己的一位秘书带李二喜看看当年击毙阿部规秀的那门功勋炮。李二喜激动万分,来到军事博物馆“擦炮”,并并为人们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的生命是有限,八年抗战——小米加步枪,功勋炮助我军威,愿功勋炮——在我子孙万代,永放光芒!落款为:红一团老战士李二喜。

2010年3月,英雄李二喜病重,那时,他已经说不出话了。在生命的最后,他为后世艰难地留下了这8个字的遗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总有那么一些人,总在名利场上进行着各类的角逐,但这种角逐与老英雄的默默无闻相比起来,真是不值一提,可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境界的差距实在是太大。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如此美好,是因为英雄不死且始终默默不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