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经验丰富,为啥印度航母却被中国甩下一大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纵观中印两国航母之路的起步,可以看出两国虽然在技术条件等方面有所区别,但作为两个同样拥有漫长海岸线和被外敌从海上入侵历史的国家,对航空母舰这一技术装备的渴望和认知是基本一致的。与中国相比,印度对航空母舰的认知起步更早,通过先后购买和使用英国"尊严"级二手航母"维克兰特"号(第一代"维克兰特"号)和"竞技神号"(印度方面称"维拉特"号),印度在几十年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航母使用和作战经验,特别是老"维克兰特"号,曾经参加过1971年印巴战争,并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印度方面坚定了对航空母舰这重量级武器的信心。
▲第一代"维克兰特"号
▲维拉特号
与印度相比,中国对航空母舰的接触和认知比较晚,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曾论证建造航母,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刘华清上将的力主下,才开始真正着手对航母的技术和战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通过购买报废退役的"墨尔本"号、"基辅"号、"明斯克"号等航母和研究"圣保罗"号等航母,我国建立了对航母的认知。应该说在这一时期,印度人先行一步,在航母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墨尔本号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印度海军装备的两艘英国二手航母先后面临退役局面,中国也开始下定决心将航空母舰的研制列入日程。而此时中印两国遇到了一个良机。由于苏联解体,红海军原有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和"瓦良格"号两艘航空母舰,分别由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转让兜售。其中中国海军抓住机会,通过曲折的历程将"瓦良格"号带回中国,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论证,并最终决定"自己动手",在大连造船厂进行改装,2011年8月10日改装后的航母首次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接入列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序列,并命名为001型航空母舰"辽宁"舰。
与中国不同,同样是苏联二手航母,印度海军出于花费和技术等方面的考虑,却没有选择自行改装,而是接过俄罗斯递上的"橄榄枝",同意由俄方主导对"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进行现代化改装。2004年1月,印度与俄罗斯签订合同,根据这一合同,俄方无偿地向印方赠送"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但该舰须在俄方境内接受现代化改装并装备俄制舰载机,但印度需向俄方支付75亿美元的维修改装费用,改装的重点是将原航母舰首部分的武器全部拆去,增大甲板面积,舰首改造成滑跃甲板以便米格-29K能以此滑跃起飞,斜向甲板加装三套阻拦设备以便让米格-29K实施阻拦着舰,原本已损坏的锅炉换装成全新的柴油发动机。印度人对这艘航母充满期待,并将其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其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勇敢。
▲改装前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
"维克拉玛蒂亚"号本应于2008年改装完毕交付印度海军,先是延期至2010年,后又延期到2012年底。预定于2012年12月4日,印度海军节交付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在前期的海上测试中动力系统发生严重的故障,由于锅炉内的耐火隔离层发生破裂,8个蒸汽锅炉中的7个瘫瘓无法运转,航母被拖回船厂后将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大修,致使交付时间被迫再次推迟1年至2013年底。应该说,中印改装俄罗斯航母项目,几乎同时启动(中国是在2005年开始对"瓦良格"号进行改装的技术研究),但是中国提前一步完成了改装,而印度方面则落在了后面。中国选择自主改装后,开始对"瓦良格"号进行全面测绘和深入解剖研究,并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起从动力装置到舰载机一系列航母的配套工程,"辽宁"舰的改装成功,使得中国航母技术从无到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反观印度,原本全权委托俄罗斯改装,就是担心以自己较为薄弱的技术积累不能胜任航母现代化改装工程,希望通过俄罗斯人代工来加快航母服役速度,同时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结果由于俄罗斯当时自身缺少航母工程配套体系,反倒希望通过改装"戈尔什科夫"号来"练手",恢复自身航母建造研制能力,所以工程推进极其缓慢,最终费用严重超支。既没有达到省钱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加快进度的目的。
▲改装后的维克拉马蒂亚号
印度海军最终收获了战力不俗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但本国海军工业并未从该项目中受益,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接下来建造国产新型航母,等于是完全从头开始,这就是自主改装和委托改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