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光为何认为粟裕是战略家,并在他受错误批
(帅克声明: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肖劲光大将在粟裕大将逝世后,发表追忆粟裕文章称:“我党我军失去了一个征战沙场、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战略家”。(《一代名将》第13页)
众所周知,我军官方公布的军事家有36位。战略家没有公布推出过。那么,肖劲光何以这样高度评价粟裕,不仅称他是军事家,还是战略家呢?
一是缘于二人在红军时期就有过共同的认知与密切合作肖劲光与粟裕结识于1931年底。那时他们都在刘伯承任校长的红军学校任职。后来,成立红十一军后,肖劲光任红十一军政委,粟裕任参谋长。
红七军团成立后,寻淮洲任军团长,肖劲光任政委,粟裕任参谋长。但很快“肖劲光遭王明路线迫害,离开了红七军团”。
这是粟、肖二人历史上的最初认识与合作。当时,对于两个二十多岁的年青将领来说,认知一致,志向相投,合作密切,这是很难得的。据肖劲光多年后回忆:粟裕同志“工作认真负责,组织纪律性强,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人”,“为开辟和巩固闽赣根据地,我们在一起指挥打过许多次大胜仗。在攻打硝石的战斗中,粟裕同志和我一起指挥部队,在战斗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我们一起带领部队冲锋,并肩战斗,直到攻下敌人的据点,全歼守敌”。(《一代名将》第13—14页)
二是缘于朝鲜战争爆发时他们都是最初的出征人选朝鲜战争爆发后,根据毛泽东指示,周恩来于1950年7月7日主持召开国防会议。会议决定,“抽调战略预备队4个军以及配属的炮兵、空军等部队共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主要战略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东北边防军,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年谱》第499页)
7月10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指示,再次主持召开国防会议,进一步商定组建东北边防军有关事宜。最后会议“决定东北边防军部队于8月5日以前抵达集结地点,除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外,以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委,李聚奎为后勤司令”。(《粟裕年谱》第499页)
军情紧急,战事当前。特别是出国与世界上头号强国美国较量,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肯定选派一个团结的、战斗的、指挥能力超强的班子人员挂帅出征。这足以说明中央对粟裕和肖劲光等人的看重。
三是缘于建国后二人关于海军建设发展的共同取向建国后不久,粟裕即任副总长,肖劲光任海军司令员。
当时粟裕除分管作战外,还分管军兵种建设,他在海军的重大建设与发展上倾注了很大的智慧和心血。粟裕认为:“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东方与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巩固海防,只有巩固海防才能巩固国防,没有海防就没有国防。因此,加强我们的海军建设,使之成为一支坚强的海上力量,是万分必要的”。
对于粟裕关于海军建设发展的一些重要思想,肖劲光表示非常赞同。二人还经常就海军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换意见。多年后,肖劲光曾深有感触地说:“海军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是粟裕同志帮助和支持的结果”。(《粟裕传》第一版,第877页)
四是缘于粟裕受到错误批判时肖劲光的仗义执言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错误批判粟裕时,毛泽东有一次找肖劲光谈话,问他对粟裕的看法。肖劲光回答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一代名将》第14页)。毛泽东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在那种不正常的会议氛围下,可以说肖劲光为粟裕仗义执言,殊为难得。
粟裕大将逝世后,肖劲光大将发文称粟裕为军事家、战略家,并赞誉粟裕“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驰骋大江南北,屡建奇功,威震中外,成为我军著名的军事将领”。(《一代名将》第14页)
1994年,中央公开为粟裕1958年受到的错误批判平反。而肖劲光大将对粟裕的这些评价,无疑也经得起了时间和历史最好的检验。
主要参考资料:《一代名将》《粟裕传》《肖劲光传》《粟裕年谱》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