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越南占领柬埔寨金边
40年前的今天,即1979年1月7日,越南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此时从越南向柬埔寨发起大举进攻仅过去两个星期,占领金边后,越军分兵三路向柬埔寨全境进犯。
鲜被提及的柬越战争(1975-1989)
"柬越战争"或称"越柬战争",越南称"越南西南边界反攻战役",发生于1975年5月到1989年12月期间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民主柬埔寨。1975年5月,红色高棉(柬埔寨的一个政权势力)指挥的部队进入了富国岛,后被越南军队驱离。此后两国不断发生边境冲突,持续了十几年。爆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越南的区域霸权主义以及两国的领土纠纷。
"印度支那联邦"(即法属印度支那)
说起越南的区域霸权主义就不得不提及历史上的"印度支那联邦"(即法属印度支那)。在十九世纪西方国家抢占殖民地的浪潮中,亚洲是他们争夺的地带之一,法国殖民者不甘落后,于1858年开始染指越南。中法战争后,软弱的清政府向法国做出妥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1887年,法国殖民者将越南与柬埔寨一起组成所谓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越南、柬埔寨及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因中南半岛位置临近印度和中国,受到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国际上称为为"印度支那")。法国总督为联邦首脑,驻河内。1893年老挝也被并入联邦为保护领。1899年法国强租中国广州湾(今广东湛江),亦由该邦管辖。
中南半岛
20世纪30年代,殖民地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掀起东南亚的革命高潮,国产国际认为,越柬老三国应在政治、经济、交通等各方面互相帮助,建立一个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在内的印度支那共产党要比单独组建一个越南共产党更有影响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对1930年2月的统一会议的文件作了研究后,"共产国际向越南共产党发出了指示,对越南革命的任务和路线等问题作了一些补充,并建议 把党的名称改为印度支那共产党。"
然而共产国际只看到了印度支那三国的共同敌人法帝国主义,但却漠视这三国的具体国情,看不到这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信仰和种族等存在着的千差万别。事实上,即使是在1930年一1931年的革命高潮中,印度支那共产党也没有在老挝和柬埔寨建立起分党。尽管1935年在澳门召开的印度支那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上,老挝和柬埔寨有代表参加,但这两国的党的基层组织却微乎其微。
可是同属一个印度支那共产党的渊源,以及过去"法属印度支那"的幽灵作用,使得越南共产党在取得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后,极力拼凑"印度支那联邦"。
"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上个世纪70年代,打败美国,并有苏联支持,装备有苏式美式装备的越南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1975年越南统一,与胡志明的亲中相比,新上任的越共领导人黎笋则主张亲苏。而随着中苏关系交恶,苏联决定各方面遏制中国,手段之一就是扶持越南的扩张给中国增加压力,而这无疑又让越南变得更加膨胀,逐渐开始了它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1978年,在老挝革命成功,政府亲越的情况下,越南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
越南入侵柬埔寨示意图
领土纠纷
柬埔寨在历史上曾建立过高棉帝国,国土远比今日大,除现在的柬埔寨全境外,还包括了泰国东部、老挝南部和越南南部一带。从17世纪到18世纪,越南逐步吞并了下柬埔寨的大量领土,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及现在的胡志市在内的大片地区。19世纪法国侵入印度支那,先后占领了越南南部地区及柬埔寨东南部地区,将其称为交趾支那。在法国殖民期间,曾将位于交趾支那的数万平方公里(通称"下柬领土",柬埔寨人声称面积达68965平方公里,越南人则认为在法国殖民者到印度支那统治前那块领土就属于越南)划入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1949年又通过法案将其并归越南管辖,这就种下了日后柬越领土纠纷的种子。
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战败,被迫签订了《日内瓦协议》。在撤离印度支那之前,法国人主持确定了柬埔寨与越南间的陆地、海上边界。越柬双方的主要分歧主要在于法国人划定的海上分界线。矛盾焦点集中到了一个叫富国岛的岛屿上,这个岛的大部分位于海上分界线的北边,按国际惯例应当归属于柬埔寨。然而在行政上,富国岛却是归给越南管辖,只是其领海水域较小,规定领海线为3海里。这样一来,柬方认为富国岛应归属为柬埔寨领土,越方则不理会柬方的诉求,反而对富国岛的3海里领海线不满,想将其扩大。
富国岛
柬埔寨在西哈努克治国时期,在中国的争取和花费重金之下,西哈努克同意北越使用柬埔寨境内的部分领土,作为"胡志明小道"的一部分。同样,北越为了争取西哈努克支持其抗美救国战争,也发表了声明"承认并保证尊重柬埔寨现在边界的领土完整"。1975年,越南完成了全国统一,而红色高棉也夺取了柬埔寨政权。这时,越南虽然同意了从战争时期使用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军,但却行动缓慢,依然长期占据柬埔寨的部分领土和交通线。
胡志明小道:越共战时的一条运输路线,美方称之为“胡志明小道”
1975年5月4日,红色高棉军队炮轰了富国岛,并企图登陆,但没有成功。一周后,红色高棉军队又攻占了海上分界线越南一侧的土珠岛。随后越军进行了反击,夺回了土珠岛。事后,民柬首领波尔布特承认他的军队对地理无知,打过了界,并且承认越南对富国岛和土珠岛拥有主权。然而越军并不罢休,几天后就进攻并占领了海上分界线柬埔寨一侧的威岛。柬方一再和越方交涉,一直拖了2个月,越军才撤出威岛。
此后,越柬双方围绕边界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和磋商。然而越方此时已不承认当年向西哈努克所作的声明,拒绝从其占据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军,其理由是"任何撤军只能在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和互惠的边界调整之后"。在海上分界线的问题上,越方坚持必须对这条线进行有利于越南的调整,而根本不理会柬方的诉求。总之,越南不但一毛不拔,反而要压柬埔寨让步。这下民柬领导人大失所望,波尔布特愤然命令中止了与越南的谈判,声称不能容忍越军在占领柬埔寨领土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在如此对立的气氛下,习惯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双方就只有开打了。
1977年初,民柬政权就派出军队前往越军占据的柬埔寨领土上巡逻,以显示自己的军事存在。越军当然不干,很快开枪,双方频频发生小规模的武装冲突。2月,民柬方面声明粉碎了一次越南煽动的未遂政变。之后数月,双发又发生了多次冲突,并互相攻入对方境内十几公里。
打到这时,越南已看出民柬领导人不肯就范,逐渐决心用军事手段解决柬埔寨问题,以长期维持其在柬埔寨领土上的军事存在。因此,越军先后调集了重兵到越柬边界。面对这一严重情况,12月25日,民柬政权宣布对越南进行全面战争。12月31日,民柬领导人又宣布中止同越南的外交关系,要求越军无条件撤出柬埔寨领土,并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回答他们的,则是越军5个师兵力对柬埔寨东北部地区的猛烈进攻。双方十多万军队在越柬边境进行了反复激战,伤亡都很大。
侵柬越军
1978年2月5日,越南向柬埔寨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求两国军队立即在边界地区停止一切军事敌对行动,并举行谈判。但柬方拒绝了越方的建议,至此,越南也横下了一条心,为彻底推翻民柬政权做起了准备。在全面倒向苏联并积极准备同中国动武之后,越南于1978年12月25日出动了18个步兵师的"志愿军",在60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几百门大炮及空军、海军一部的支援下,兵分八路向柬埔寨发起全线进攻。仅仅打了两周时间,越军就击溃了柬军十多个师,基本占领了柬埔寨的重要城镇和主要交通线。1979年1月7日,越军攻入柬埔寨首都金边,扶植起了韩桑林伪政权。波尔布特等民柬领导人被迫率领残部退入西北部柬埔寨和泰国边境的山区开展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