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网红:隐身坦克过时、落伍、跑题和烧钱四
【话说军世】在隐形战机成为发展主要方向,已经成为了军事迷关注的日常“网红”,更成为未来战机发展的必备条件后,隐形战舰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而陆军的坦克其实也走过“隐身”这条路,并成为一时“网红”,不过如今却没有了下文。
“过气网红”:隐身坦克缺点比有点多太多
PL-01主战坦克由波兰和英国联合研制,也是全世界第一款隐形坦克,重量只有35吨左右,在当今主流主战坦克中是个“豆战车”级别,要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10式主战坦克也有44吨的重量,一直被认为吨位比较小,而作为轻型坦克的15式轻坦也有35吨。
这意味着,PL-01主战坦克实际防护能力有限,在真正与坦克对战时,硬实力中的火力和防护都没有什么优势,更重要的是,PL-01隐身坦克缺点比较明显:
1、“过时”:隐形手段相对原始一些,红外隐身有些过时
如同隐形战机一样,所谓“隐形”,指的是在雷达等技术层面降低可探测距离,PL-01隐形坦克依靠的主要是欺骗和干扰。
PL-01坦克能一定程度上通过对红外热源进行干扰和欺骗,让对方探测自己时,认为自己是一辆“小汽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这种“隐身”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真的很原始,也已经过时。
在早期第二到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时,是以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成像为主,而到了三代后和第四代时制导方式变为复合制导,PL-01隐身坦克依靠红外欺骗的方式,已经有些过时。
2、“落伍”:主战坦克主要防护手段改变,主动防护成为趋势
作为陆军主战装备,现代坦克面对的威胁比较大,地面上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泛滥”,空中还有武装直升机的威胁,相比较空中的隐身战机,需要前线作战的坦克,交战距离内或视距内被发现的概率远大于隐身战机。
如今世界主流的主战坦克都开始装备主动防护系统,软杀伤和硬杀伤防护系统同时应对威胁,与反应装甲一起形成了“两层防御”体系,已经经过实战检验,具有不错的效果,而主动防护系统终的软杀伤系统就已经包含了红外欺骗的手段。
3、“跑题”:隐形发展让坦克变“刺客”,偏离战场主要作用
坦克作为路上战斗的主要装备,前线突击和提供直射火力,是其重要的战场作用,而PL-01坦克的隐形设计,让这款坦克不像是可以“中路团战”的主力,反而更像是草丛中埋伏的“刺客”,偏离了坦克的战场主要作用。
作为要与对方坦克和装甲目标战斗,负责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的装甲怪兽,却变成了披上“隐身斗篷”,无法走在步兵前方,为己方提供战甲掩护,只能在战场上秀隐身的“萌货”,是不是有些跑题呢。
4、“烧钱”:成本激增的背后,是不成正比的战斗力
现代武器装甲由于有了“高科技”加成,战斗力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价格“水涨船高”,全世界最贵的坦克之一,法国勒克莱尔坦克单价达到1000万美元,泰国购买的VT-4主战坦克单价也有518万美元。
而PL-01隐形坦克作为特殊研制的坦克应该不会是白菜价,更为关键的是其外表铺设的六边形的硅材料,这种特殊的红外隐形材料,可实时调节坦克壳体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就功能性来说,比隐身战机的隐形涂层还丰富,价格应该不会低。
但是,“娇贵”的隐身涂层让它无法在野战环境中进行路况恶劣的越野机动,毕竟伤了隐身涂层,这辆坦克就没多大战斗力了,特殊的战场定位,决定了它无法成为装甲攻坚力量,烧钱造出了的坦克,结果可能是不成正比的战斗力。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
PL-01坦克宣传是应对巷战而研发的,不过在实际发生的巷战中,坦克等装甲车辆与地方的距离更加接近,不论是影视剧还是我们看到的战场实际情况中,敌我双方几乎是“面对面”攻击,不像梅卡瓦坦克那样“抗揍”,在这种情况的的所谓隐身,或者是在对方的成像上把自己“变成”小汽车,意义有多大呢?答案不言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