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4飞抵中国,一次运回2550万个口罩,这样强大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3月23日,一架安124飞抵中国,运载了大量的口罩直接返回莫斯科契卡洛夫斯基机场。自海外疫情爆发以来,各国纷纷派出飞机,直接来中国购买运回口罩,这已经是常规操作了。甚至就在俄罗斯安124出发的前一天,3月22日,捷克租赁的一架安124也从中国运回了70多吨医疗器材和医疗用品,为何俄罗斯此举如此受关注呢?
安124运载中国口罩返回捷克
原来,这架安124一次运回口罩的数量达到2550万个,装载能力非常惊人。此前,各国前来“购物”的飞机一次最多装几十万个口罩,而俄罗斯安124凭借巨大的体型,将运载量生生扩大了两个数量级。大家不由惊叹,这样强大的巨型运输机,我们也想要。
一次运载2550万个口罩的安124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消息
实际上,安124“鲁斯兰”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巨型运输机,它的长度68.96米、高度20.78米、翼展73.3米,载重230吨,最大起飞重量405吨。相比之下,咱们的运20长47米、高15米,翼展45米,差不多只有安124的一半多一点。而运20的载重66吨,还不到安124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而安124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没有超过运20的一倍,也就是说安124有着非常优秀的设计,单位运载效率远远超过运20。
安124和伊尔76的体型对比
安124之所以如此优秀,最关键的因素是它装备了非常强大的动力系统,4台伊夫琴科D-18T 涡扇发动机。这是苏联时代第一种可以提供超过20吨推力的引擎,四台总推力达到92吨。而运20使用的D30KP-2和涡扇18单台推力只有9.5吨的推力,四台推力总和38吨,即使未来换装涡扇20,也只能达到13吨,4台推力总和52吨,仅相当于安124的一半多一点。
体型那么大,安124经常需要吃架飞机补身体
从运输机的定位来看,安124和运20、伊尔76和C17这些大型运输机并非一个级别,而是和美军C5银河类似的巨型运输机。这样的运输机虽然需求量少,但依然是必须的。目前,全球共有三四十架安124在运营当中,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和俄罗斯手中。而我国虽然可以租借使用,但不可能像购买伊尔76一样拥有安124的产权。因此,下一阶段,在做好运20改型工作的同时,我国也正在发展类似安124的巨型运输机。
偶尔也会吞辆地铁换换口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机身的设计建造方面,由于我们已有运20的经验,并不存在太大的难题,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动机。D-18T 涡扇发动机一共就生产了188台,装机使用加上这些年的损耗,剩下的已经不多了,而且作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略物资,也不可能对外出售,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国内,自主研制出可以与之匹敌的涡扇发动机。
安124的D18T涡扇发动机
然而发动机一直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运20的标配动力涡扇20至今依然不能投入现役,要研制比涡扇20推力大了几乎整整一倍的新涡扇,在短期内似乎不可能实现。此前虽然传出天骄航空和乌克兰马达西奇合作的消息,不少乌克兰优秀的设计师也已经在我国重新找到了发光发热的岗位,但由于受到西方的阻扰,这段路程走得并不轻松。
安124和伊尔76
问题虽然存在,不过好在运20已经成功并批量服役,我国研制类似安124巨型运输机的任务并不急迫,这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把咱们的弱项一一补足,夯实基础,相信中国版的安124最终会面世,和运20一起撑起大国空军的翅膀。
这样的场面,我们也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