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太强导致瑞典公司破产?圆珠笔芯钢材
网上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说因为中国公司已经攻克了圆珠笔芯钢材制造技术,导致价格急剧下滑,瑞典某公司没有优势,愤而在WTO发起诉讼,要起诉中国。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也映射出我国之前确实没有掌握这项技术的事实。而且别看圆珠笔简简单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其中的笔头有着复杂的工序,我国也是这几年才攻克圆珠笔笔芯的钢材制造技术。
圆珠笔的笔头分为球珠与球座体,并且要求在球珠上雕刻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这些沟槽是非常细小的。只有几微米,并且不允许有太大的误差,要知道头发直径在一百微米左右,可见其制作工艺之轻巧、制作之复杂。接着要将卷成的不锈钢钢丝抽丝打磨,把不锈钢丝截成小段,其中一头磨圆,放到圆形加工台上,被机械臂挤压为球状,最后把圆柱塞回底座。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才能造出我们所需要的圆珠笔头。
而球珠的材料是不锈钢与碳化钨,后者的质量更好,且使用起来更流畅。该材料是一种一直合金材料,属于化合物,是黑色六方晶体,有着金属光泽,硬度可以与金刚石相比,其在军工等领域都有多种用途。但碳化钨主要依靠进口,而且价格高昂,再加上国外的技术垄断与技术壁垒,我国能选择的道路只有自主研发。
太钢集团承担了制造圆珠笔的业务。在将近近百项实验的无论重复中,终于在笔头所用材料的性能稳定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并且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走了很大一步。
技术是掌握了,但其所带来的利润并不乐观。我国的圆珠笔市场太小,每年也就需要1000多吨钢材,已平均价格10万元来计算,市场价值仅有1亿元而已,而为了研发这项技术,投入肯定不止1亿。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太钢集团研制出了有中国技术的圆珠笔笔头之后,日本供应商立刻将价格从12.5万元每吨调到了9万元每吨,这一项就节省了数百万元。
如今除了日本和瑞士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圆珠笔专利的国家。因此在深刻意义上,这代表的是我国产业结构改革的动力与决心,我国自主研发的强劲实力。毕竟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比任人宰割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