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神卡森伯格找到新方向,Quibi上线,会是
作者:程钰瑶
在YouTube、Netflix、HBO等众多成熟视频平台的兵戈戎马之中,突然半路杀出一位披着金铠甲的新兵Quibi。
凭借“内容时长限制在10分钟以下”、“横竖屏随意切换”、“制作精良的原创内容”的特点,让Quibi迎来了开门红,仅上线一周就获得了超170万的下载量。
而Quibi是“ Quick Bites”的缩写,主打“Big stories”,专注于在短时间内呈现专业级的影视内容。
自创立来更是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索尼、华纳、高盛银行等公司共计 17.5 亿美元的融资,而背后的创始人是有着“动画界的乔布斯”之称的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
蓄势待发两年的卡森伯格非常看好这次的“中视频”平台,在各行各业联手共同对抗疫情之际,尽管取消了发布会,却丝毫不影响Quibi的问世。
但Quibi一反视频平台常规,可谓是什么功能火就不弄什么。
社交功能?没有。截屏分享?不好意思。想发弹幕?更加没有。哦对了,目前仅支持手机观看。
看似有些傲娇的Quibi,个性十足像极了杰弗瑞·卡森伯格。有人评价Quibi是影视大厂的集体赌博,更是卡森伯格的赌注,但这些对卡森伯格而言却不足为奇。
一、与生俱来的“叛逆”
从小在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长大,卡森伯格的母亲是一位艺术家,总是鼓励他追求自己的爱好。而他的父亲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同时也是纸牌和西洋棋的高手。根据卡森伯格的描述,父亲是他冒险精神的启蒙老师,教会了他如何去博彩和比赛。
1965年夏天,当时但卡森伯格只是上东区一个调皮孩子,因和同学赌博而被逐出夏令营。父亲因此严重批评了他,让他在家好好反省。但14岁的孩子总是坐不住,于是他去给当时竞选纽约市长的共和党众议员约翰·林赛(John Lindsay)做志愿者。
后来林赛成功当选,而卡森伯格发现自己不太适合大学生活,于是大二从纽约大学辍学,留下来继续为林赛工作。之后林赛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制片人朋友大卫·皮克(David Picker)做助手,开启了他的影视职业生涯。
1975年,经皮克介绍,卡森伯格来到了派拉蒙(Paramount)影业公司,受到当时总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的青睐。
卡森伯格在多年后谈及巴里·迪勒则表示:“他是对我职业生涯帮助最大的人。他教给了我娱乐业方面的知识,以及娱乐领域以外的知识,要取得成功,这两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学习。”
卡森伯格在派拉蒙的首部大作,便是《星际迷航:电影》(Star Trek:The Motion Picture,1979),并且该电影还成功的衍生出了一系列续集和电视剧版本。
在派拉蒙供职的11年间,他以出色的寻找、评估和推荐故事片项目的能力,给当时制片厂负责人迈克尔·埃斯纳(Michael Eisner)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4年,当埃斯纳成为迪士尼CEO后,就聘请卡森伯格一同来振兴米老鼠之家,并拯救快要陨落的动画部门。年仅34岁的卡森伯格担任起来迪士尼动画CEO,开启了迪士尼动画的新黄金时代。
在他的重振旗鼓之下,迪士尼时隔30年,首次迎来了的动画新作《小美人鱼》,由此也赋予了迪士尼新的生机。紧接着又迎来了首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随后的《阿拉丁》和《狮子王》也都成为经典之作。
卡森伯格在迪士尼的这十年,收入增长了六倍,为整个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1994年在《狮子王》口碑票房双丰收后,因不满职位安排,无奈的卡森伯格离开了迪士尼。也许是因为心中意难平,之后便起诉了前东家,要求赔偿他应得的损失。
也正是在他44岁这年,翻开了新的故事。
离开迪士尼后,他与好莱坞最成功的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著名的音乐产业高管戴维·格芬(David Geffen)一拍即合,成立了后来无人不知的影视工作室——梦工厂(Dreamworks SKG),而其中SKG便是三位创始人的姓氏首字母。
梦工厂的诞生,拉开了影视动画的新纪元。像是带着卡森伯格的脾气,告诉大家“另类”的童话故事也很美。
一炮而红的《怪物史莱克》,就好好地把迪士尼地经典人物都调侃了一番。灰姑娘的剧情主线,却等来与又懒又丑的怪物男主相爱的结局,故事虽搞笑但有深意。
有网友感叹到:“在梦工厂之前,根本没人敢这么写故事。”
梦工厂打破了迪士尼一贯唯美的视觉效果,后续佳作《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驯龙高手》等同样以不走寻常路的方式获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迪士尼为孩子以及每一个大人身上存在的‘孩子’制作电影,梦工厂则为大人以及每个孩子身上存在的‘大人’制作电影。”
许多年以来,卡森伯格一直喜欢用这句话来阐释梦工厂与迪士尼的不同。
二、不将就的工作狂
许多与卡森伯格共事的人都评价他:“永远不会将就。”
在梦工厂,一部两三小时的动画,一般要耗时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四五百名动画师齐上阵。
在卡森伯格看来:“讲故事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关于我们是不是用心去做,是不是能够让人发笑,能不能感动人心,能不能有真的价值存在,这才是最关键的。就好像技术一样,我们可以有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特效,但是如果故事不好的话,再先进的技术和特效,都失去了意义。”
此外,他也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把控,每部影片的每个制作阶段,都不会放过。
他会跟进每个作品的进展,并给出自己的见解。为此,有人表示赞赏,有人却不解,也有制片人描述:“我真的没有见过一个忙碌的公司高管还能做笔记,亲自参与剧本的每一稿修改,给出意见。”
中国导演许诚毅曾在梦工厂工作了二十多载,他与卡森伯格的交情颇深。在他的印象中,卡森伯格对工作要求非常高,“如果他知道可以更好,绝对不会满足于现状”。
眼见事业蒸蒸日上,但卡森伯格决定潜心研究动画,并从梦工厂分离了出来。2004年,他成立了梦工厂动画公司。我们所熟知的《功夫熊猫》系列,便是在卡森伯格独立出来后的杰作。
第三部《功夫熊猫》是中美合资拍摄,当时为了更好的在中国建立起一座东方梦工厂,在《功夫熊猫3》中还根据中文和中国人的习惯,从台词、角色嘴形、动作等方面进行重新制作,专门定制了一个中文版本。
尽管如此操作需要花上更多的成本和时间,但卡森伯格表示:“我不希望中国观众看的时候有在看翻译版本的感觉,我希望他们感到这就是为他们制作的中文电影”。
卡森伯格除了对创作内容精耕细作,他的意志也非常坚定,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会用尽方法来实现。
从迪士尼离开没多久后,卡森伯格看中了比弗利山庄的一座房子想要买下来,但这房子的主人一对年迈对科学家夫妇拒绝了他。于是他此后在每个季度都会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看望那对夫妇。尽管一开始这对夫妇并不待见,久而久之却和他成了忘年交。而在此期间,他自始自终也没再提过房子的事情。
十年过去了,有一天吃过饭,卡森伯格终于再次提起买房一事,表示价钱老人开,并以每年1美元的价格租给老夫妇,直至离世。结果这对老夫妇还是没同意。
但过了一阵,老科学家亲自打电话给他说要卖房子。由于自己妻子的离世,充满回忆的房子现在只剩下科学家一个人,十分伤感。于是卡森伯格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买下了这座房子。
三、将梦想进行到底
时间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梦工厂动画成立八年后,却不料等来了残酷的现实。
自2012年开始,卡森伯格企图将依赖票房收入的梦工厂进行转型,并打造出和迪士尼一样的多元化产业。于是他忙于到处扩展国际市场,便无暇顾及电影制作。
梦工场动画的员工惋惜到:“卡森伯格越忙,梦工场的电影业务就越偏离正轨。他不在,创作者的信心就动摇了。”
在好莱坞,几乎所有的独立特效、动画工作室壮大之后,都难逃破产、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而卡森伯格在与日本软银、玩具制造商孩之宝(Hasbro)和中国万达的洽谈都失败后,他的焦虑和迫切转型的需求情有可原。
最终到了2016年4月,环球影业母公司康卡斯特出资38亿美元正式收购了梦工厂动画。而卡森伯格也在随后卸任CEO,积累了22年的心血就此拱手让人。
“如果你专注于创作,将带来很好的成果。”这是前离职员工留给卡森伯格的最后忠告,但一切已经回不去了。
也许卡森伯格想重拾回内容创作的热情,2017年他再次创业,成立了一家叫做WndrCo的公司来研究移动视频平台和业务,试图建立一个中短片内容的视频平台。并邀请好莱坞顶级顶尖制作人来制作节目,与HBO和Netflix竞争。
尽管早前Verizon和Kilar分别推出了Go90以及Vessel进行初步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在娱乐和技术领域,一些内部人士开始对中短格式视频平台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在卡森伯格看来,前人的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做得不够深入不够大,甚至都不值得拿来进行对比。
新产品的诞生难免会伴随着质疑,但总是要迈出这一步的。就像这句台词:
“假如你只去做你能做的事,你就永远不会比现在更强大。”
是当年卡森伯格在中国进行《功夫熊猫3》电影宣传,陪同媒体一起观看电影片段时,他告诉旁人,这句师傅对阿宝说的箴言,几乎是他当下所有看过电影中最喜欢的台词。
看似槽点满满的Quibi,却是卡森伯格第三次创业的成果。这款注重内容和创作的视频平台,也许是他想找回对电影的初心。
部分资料来源:
《杰弗瑞·卡森伯格:从童话世界出走的国王》,康怡,大众电影
《杰弗瑞·卡森伯格》,维基百科
《晓松奇谈之好莱坞精英:犹太大亨vs中国大款》,爱奇艺
《错失中国市场的梦工场,消失的900天里发生了什么?》,斯塔西,娱乐资本论
《How Jeffrey Katzenberg Made a Huge Impact on Show Business》,Thelma Adams,Variety
《Inside Jeffrey Katzenberg’s billion-dollar bet to crack the code on mobile video》,SAHIL PATEL,Dig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