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了?美国对华为卡脖子,中国或用这招反
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所有全世界公司,只要利用到美国的设备与技术。帮华为生产产品,都必须得到美国政府批准。
如此修改"外国直接产品"再出口规则,意在限制台积电等重要供应商继续向华为供应芯片,也就是明摆着要对华为"卡脖子"。
这个措施不再是之前的10%或者25%的折扣,而是一种非常间接、又流氓的招数,具体怎么理解呢?
简单的一个比方:胖虎在学校准备欺负大熊,本来的打算是告诉学校所有其他小朋友,禁止和大熊玩,但是考虑到大熊背后的哆啦A梦不好惹,于是胖虎发布了一个新规定,所有想和大熊玩的小朋友,必须先找胖虎申请,得到胖虎许可后才能和他玩。
看,我也没有直接禁止你华为,只不过我拟定了一条规定,至于我批准不批准,那另当别论。
也就是说,美国把选择题抛给了华为在全球成千上万的供应商,让他们做出选择。想继续和华为做生意呢,就得向美国申请;这就使得不得不进行二选一。
这种批准技术更像是一种供应链上对软硬件的无线追溯,因为全世界在生产过程中都无可避免的使用美国技术,所以,华为可能连呼吸都是错的,毕竟空气净化器也是美国专利。
对于美方商务部发布的最新"制裁"公告,华为今日回应: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的皮糙肉厚,也许,华为在经历了一年的磨砺之后已经有所准备。
而中国方面,也有自己的应对措施,有接近中国政府的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如美方最终实施上述计划,中方将予以强力反击,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具体反制选项包括以下几项:将美有关企业纳入中方"不可靠实体清单",依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企进行限制或调查,暂停采购波音公司飞机等。
中国政府在决定是否将某个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时,会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
一是该实体是否存在针对中国实体实施封锁、断供或其他歧视性措施的行为;
二是该实体行为是否基于非商业目的,违背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
三是该实体行为是否对中国企业或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四是该实体行为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或潜在威胁。
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卡脖子"行动有变本加厉之势,中国须做好应对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与我"完全脱钩"的最坏准备。
我们需要在自主研发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与欧洲、日韩开展更加积极的合作,这对中国是巨大而长期的考验。
也许,从目前来看,美国搞死华为或许对我们当下的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影响。
可是当美国干死华为后,调转枪头干掉第二个华为,第三个华为,第四个华为的时候,很多人会忽然发现,自己突然被降薪了,被裁员了,失业了。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东西越来越难卖了,利润越来越低了。
所以,放弃幻想吧,这关乎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