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立案调查或受累集团债务危机?中信国安股
在“千亿混改航母”中信国安集团爆发流动性危机后,其间接控股的旗下重要上市成员终未能独善其身。5月17日晚,中信国安(000839)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5月16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主理金融证券索赔的吴立骏律师指出,鉴于中信国安已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证券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一旦后续证监会对该司完成调查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其虚假陈述行为受损的投资者可发起民事索赔诉讼,届时获赔概率很大。中信国安投资者可发送姓名、电话、股票名称、股票数量到电子邮箱Jitisu@163.com申请参加集体诉索赔。
此次公告并未披露公司涉案被查的具体原由。不过去年以来,中信国安控股股东中信国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安有限)已深陷财务泥潭。
国安有限为中信国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中信国安36.44%的股份。2019年12月5日,中信国安公告,控股股东国安有限最近一年大额债务逾期或违约共11项金额约55亿元,其中9项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涉及金额约40亿元。
身处困境的国安有限只是其母公司中信国安集团的一个缩影。2019年年初以来,中信国安集团多笔债券构成实质性违约,集团持有的3家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白银有色和中葡股份股权也几乎全部处于质押和冻结/轮候冻结状态。2019年3至4月短短月余间,第三方评估机构联合资信将中信国安集团主体信用评级连续4次下调,从AA+直降至C。集团债务重组也早已提上日程,其进展一波三折颇多争议始终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2019年5月21日,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对中信国安下达2018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控股股东股份被质押、冻结、轮候冻结的情形,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控制权稳定方面的重大风险,是否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其他关联方可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相关情形。就年报反映出的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降幅差异较大、费用与营收呈反向变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占比较高、金融资产重分类及减值、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应付款项等存疑问题,深交所要求公司逐一书面说明,涉及需披露的要请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中信国安则在回复和后续公告中一再明确,国安有限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公司与国安有限及中信国安集团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集团债务问题对上市公司融资造成一定影响,如发生与公司有关重大事项,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然而,敏锐的市场人士却发现,中信国安近几年年来已多次靠变卖资产所得的非经常性损益“扮靓”财报,净利润“扣非”前后悬殊之大令人侧目。
此外,中信国安的股价走势也反映了市场预期。自2017年11月创出14元以上的上市最高价后,该股10个季度中仅收获2根季阳线。昨日该股更是开盘跌停,股价跌至2.85元,市值较历史峰值缩水近8成,较2019年3月7元左右的反弹高点也腰斩过半。
对此,吴立骏律师提示:2020年5月17日持有中信国安的投资者,可登录追寻证券胜诉网或众维515网上报名加入索赔,在获赔前零费用。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数211495户,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切勿放弃依法维权挽回部分损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