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甘南县两大“法宝”争农业丰产丰收

日前,甘南县大田生产已经进入全面开展阶段,随处可见的是农机耕地、农民下田的火热景象。面对今年粮食增产的目标,我县充分利用免耕种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大“法宝”,确保提高粮食产能,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在甘南镇欢喜村徐海军家的大田里,他正在进行玉米播种作业,由于今年采用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他家的播种时间比其他村民要少6天。据介绍,从去年开始他就将承包的1000亩耕地采取了免耕作业,不但产量有所增加,还省去了秸秆处理费用,更重要是拿到了县里的免耕种植补贴。

甘南县两大“法宝”争农业丰产丰收

甘南镇欢喜村徐海军说,去年比平时种的产量得提高5%,每亩大约是能增收30多元,今年还是继续免耕播种,这种播种方式非常好,省时省力还环保,大约今年应该在去年的基础上还能增产5%。”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我县始终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并以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主要方式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今年年初,我县出台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相关方案,让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30万亩。

甘南县两大“法宝”争农业丰产丰收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以华说,通过对秸秆覆盖还田地块,每亩予以贴20块钱,针对免耕播种地块,每亩再予以补贴20块钱,通过综合政策配套措施,进一步调动群众大力推行免耕播种、保护黑土地、提高粮食产量的积极性。”

发展粮食生产,在加强黑土地战略性保护的同时,不仅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我县将目光瞄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有农田的生态标准提高了,粮食稳产增产才会得到保障。兴十四镇兴武村王庆春家种植的5000亩大豆,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采用110厘米垄上三行及45厘米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来增加产量。

甘南县两大“法宝”争农业丰产丰收

兴十四镇兴武村王庆春说,我们现在种这个地,有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我们可以随时跟他电话、微信随时的沟通,当时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对这个技术非常有信心,肯定能提高产量。”

县农业农村局综合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哲帅说,这两种方式是以增加群体密度、提高产量为核心,通过选用高产优质抗倒伏品种,结合精密播种、配方施肥、化除化控、机械直收等方式,可以增加大豆产量8%以上,同时这两种方式可提高土壤的利用率,使植株田间分布均匀,达到通风透光、从而增加植株叶面积指数,以提高大豆品质。”

今春,我县在“选良种、推良技、用良策、强培训”方面下足功夫,邀请专家指导农民科学耕种,帮助农民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耕作生产、预防灾害,为全县今年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

甘南县两大“法宝”争农业丰产丰收

(看齐整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