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个室外基站,2万个室内小站,上海5G从“能用
随着5G商用一周年的到来,上海石库门、东岸滨江等地标区域和一些社区、街道出现了一系列以“5G已覆盖”为主题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这些被“网红”作品不仅成为上海中心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覆盖的新标志,也为上海“美丽街区”建设带来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上海电信结合上海“美丽街区”建设,在全城发起“电信5G已覆盖”的城市艺术文化活动。上海电信供图
在第三届进博会举办前夕,国家会展中心场馆及周边高铁站、地铁站,磁悬浮、高铁沿线等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信号覆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简称上海电信)全力打造一张服务城市、赋能产业、提升美好生活的5G网络,正在从“能用”变为“好用”。
截至目前,上海电信用户在全市可接入超过1.3万个室外5G基站,2万个5G室内小站。上海电信在中心城区已实现5G室外连续覆盖,市郊各区县已实现重点区域覆盖,与150多家行业客户、30余家行业标杆客户达成了近900项5G合作协议,5G融合应用更是遍地开花,涵盖政务、制造、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媒体等十余个垂直行业重点应用场景。
相较于3G和4G网络,5G网络需要部署更多数量的基站才能实现良好的覆盖。但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或高架路段,选择合适的5G站址并非易事。为了让用户体验到更流畅的5G网络,除了加快室外室内基站建设,上海电信还积极探索创新,首创“上海模式”,不仅让街头的电话亭变身5G基站,还让5G“攀”上了高速龙门架。
在市中心商业区域,上海电信利用原有的电话亭,加装5G小微基站。在上海大剧院附近的一处5G公用电话亭,5G手机测试周围5G网络下行速率约为900兆比特每秒(Mbps),上行速率约为100Mbps,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4G网络。在这里用手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画质清晰流畅。目前,上海电信根据各区域5G覆盖情况,已将位于人流密集区域的百余座电话亭改造升级,有效弥补了5G室外宏站覆盖的薄弱地区,实现热点区域5G信号无缝覆盖,在全国属于首创。
在高架和高速路上,手机上网难“高速”的难题,也一直困扰着手机用户。为了打破5G覆盖难题,继5G电话亭之后,5G微基站又“攀”上了高速龙门架。上海电信在位于临港区域的G1503高速公路的龙门架上,成功安装并试点开通了5G小微基站,现场测试显示网速在600Mbps左右,有效提升了高速及高架路段5G覆盖质量。今年,上海电信还计划在延安路等高速高架路段开通更多5G微基站,让电信5G用户在高架高速上也能“高速上网”。
上海电信拥有中国电信集团内最大的城市电信网络和最大的云网能力服务节点,近年来一直扎实推进“云改数转”战略,主动服务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目标。目前,上海电信在上海地区已成立6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形成20000台设备接入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37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以工业互联网领域为例,上海电信与宝钢5G智能制造项目在无人驾驶(AGV重载车)、工业视觉、超高清视频等场景中做出标杆应用,已经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索“5G+AI、远程操控”等场景应用,并计划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此外,上海汇众基于5G+MEC的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商飞客服中心的5G工业培训多场景应用、沪东船厂的5G工业生产、光明乳业的灌装奶瓶工业识别、松江科大的智能电网管理项目等5G智能制造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从2018年的“千兆之城”到2020年的“5G之城”,作为央企的上海电信交出了三年三千兆的工作答卷,这不仅是现代网络的速度,也代表了“中国速度”。
作者:沈文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