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靖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国晚报社长总编参观南靖土楼。(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 航 摄)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龚小莞
昨日,“保护世遗之美,聚力乡村振兴”全国晚报社长总编南靖采风活动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媒体的社长总编齐聚南靖,聆听世遗诗书,见证闽南乡村的“百姓富、生态美”。
看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群厚重文化
采风的第一站是著名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 787.8 米的湖岽山半坡上,五座土楼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构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群山环抱中一大片金灿灿的稻谷,不远处还有果实累累的柿子树,以丰收的喜悦姿态,笑迎远方客。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南靖土楼群,拥有20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这些土楼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社长总编们走进“东歪西斜700年”裕昌楼、“沼泽地上的诺亚方舟”和贵楼和“最精美的双圆环土楼”怀远楼探秘。
“土楼背后的文化非常深奥,和贵楼的客家山歌等非遗文化、农耕文化,乃至历史人物简大狮的爱国文化,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南靖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鸿说,近期,各种研学活动组织机构纷纷盯上了土楼,掀起一股热潮,研学活动内容包括南靖土楼的整体构造和建筑风格,挖掘和认知客家土楼文化等,这就是土楼背后文化的影响力。
赏电影取景地云水谣古镇美丽风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靖做好山水文章,建设富美乡村。山环水绕,小桥流水人家的高山水乡塔下村和因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而声名大噪的云水谣古镇,就是乡村振兴的典型,给前来采风的社长总编们留下深刻印象,纷纷点赞。燕赵晚报总编辑王建永说:“这里让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一个值得来、应该来、还想来的好地方。”
南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鸿钦表示,全国顶尖媒体到南靖采风,是南靖的一件盛事,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可以让南靖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的品牌更亮更响。据介绍,南靖土楼大多数分布在书洋、梅林、奎洋这三个与闽西相邻的山区乡镇,周边森林覆盖率都达到70%以上,绿化程度达96.5%,几乎不存在污染现象,是萤火虫的最佳栖息地。近两年南靖土楼也成了摄影爱好者拍摄星轨的圣地之一。作为清新福建的标杆,南靖土楼完美的生态环境,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亮点,去推荐给游客,让他们感受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魅力。
从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至今,12年来,南靖致力于土楼保护性开发,无论是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还是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今年适逢“世遗文旅推进年”,如今的南靖土楼,正把握文旅融合以及全域旅游的新契机,利用好生态牌、文化牌、浪漫牌等特色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不断促进业态的年轻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声音
南湖晚报总编辑杨志勇:
福建土楼文化值得继续深挖做透
福建土楼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性,既具视觉表征,又有历史人文内涵,同时辅以周边榕树溪流石径古戏等原生态乡村元素,非常难得!通过挖掘其中的特色优势,可以进一步做出人无我有的大文章,让其中的文化符号更鲜明,内涵更丰富,细节更完善,情致更悠远,这篇文章值得继续做深做透。福建土楼作为著名旅游景点,带来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甚至吸引了很多年轻村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接下来,可以发挥他们的创意,发展更多文旅项目和产品,避免重复性,在文化古迹中做出切合当下诉求的新体验,以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加深旅游感受,旅客的深度体验更加多元,停留的时间更长久。
燕赵晚报总编辑王建永:
旅游环保有机结合值得借鉴
在南靖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一个值得来、应该来、还想来的好地方。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还看到了其中的新农村建设,村民因地制宜将旅游产业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值得学习和借鉴,体现了其社会治理的完善。例如交通方面,道路的设计,可以感受到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当地特别对自然环境予以了保护,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总体感受,这里特别美,令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景色,更是其中的文化内涵。在采风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了其中建筑设计细节以及居住特点等,这些都触发思考,并且感受到其中所散发的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和谐共处的人文特质。
上饶晚报副总编辑高凌:
感受到当地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福建土楼建筑特色是别具一格的,获评世界遗产,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相信每个人来到这里最大的感受,都是空气好、环境清新自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放眼皆是绿水青山,我们感受到了当地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从传统角度看,这里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一以贯之,从现代角度看,文旅产业发展兴旺,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特色鲜明。
巴彦淖尔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国权:
可借助影视文化产品做大宣传
福建土楼,特别震撼!这是每个人来最大的感受,从它的规模、艺术价值等方面,可以看出其凝聚几代人的聪明才智。
福建土楼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它的震撼赋予其美誉度,希望在知名度上可以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保护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兴旺其文旅产业。例如可以借助知名媒体走透透,或者影视文化产品等方式,在宣传上做大做强,让更多全国乃至世界民众亲自到这里走走看看,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来源: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