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重阳节,给孩子补上一节人生最重要的课!

重阳节,给孩子补上一节人生最重要的课!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老年节。

  关于重阳节,你了解多少?今天,记得把这些事儿讲给孩子!

  重阳习俗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重阳节,给孩子补上一节人生最重要的课!

  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赏菊花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秋高气爽,很多住在山区的人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其中篁岭晒秋最为出名。

  重阳美食

  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达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重阳节,给孩子补上一节人生最重要的课!

  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寄托了无限美好情感的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成为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承载了从古至今积累下的丰富文化内涵。

  孝顺老人,不是局限在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多一点陪伴,多为他们做些事情。

  问问孩子,我们平时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吃饭时,帮长辈拿碗筷;

  饭后,帮家人收拾碗筷、擦桌子;

  睡前向长辈们道“晚安”;

  早晨问候长辈;

  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捶捶腿;

  吃饭时长辈优先,美食请长辈先品尝;

  闲暇时陪伴老人聊聊天,

  天气晴好时,陪伴老人散散步。

  爱,原来不只在重阳。

  天地循环往复,而爱会长存世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虽然只有一天,

  但是为人父母的我们,

  却可以给孩子上一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课。

  我们自己也要对帮我们带孩子的老人,多说一声:爸妈,谢谢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

  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别忘了陪伴家人,登高望远,吃糕赏菊,把酒话桑麻。

  来源 |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央视新闻、诗词天地、半月谈、人民日报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未来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