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10月26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提醒,特别是烧煤取暖的家庭,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工作。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家庭或生产场所等环境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液化气管道漏气、工业生产煤气或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都可以导致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可分三级: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幻觉、视物不清、面色潮红、多汗、烦躁、逐渐昏迷。重度中毒会迅速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可呈现去皮质综合征状态。

  冬季使用燃气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应格外注意,室内门窗不要封闭过严。

  2、使用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3、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要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4、不要在密闭的室内食用烧炭火锅、点炭火盆。

  5、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的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开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中毒急救方法

  1.闻到有煤气味后,不开灯,不接触门铃,不点明火,防止发生爆炸。救护人员要确保安全(用湿毛巾捂口鼻),关煤气等。

  2.进入现场后,立即将门窗打开,迅速将中毒者移到安全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原则是救人第一。

  3.转移中毒者到通风处,拨打120急救电话及119消防电话,说明是煤气中毒。120会优先将中毒者送往有高压氧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4.保持中毒者头部偏于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窒息气道,解开衣领和皮带,将中毒者下肢抬高,保证血液优先供给心脏和大脑,减少中毒者活动,同时予以保暖措施。

  5.判断中毒者症状,有轻度昏迷者,可以掐人中穴促进苏醒。重度昏迷者,如出现心脏、呼吸骤停,立马实施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

  来源:龙头新闻记者 霍营

  责编:肖劲彪

  审核:金红雁

  监制:刘中山

  问政龙江丨肇东多个小区供热改造未完成 没供暖“屋子冷得像冰窖”

  问政龙江丨确认是违建就会拆除

  明年底竣工通车!哈尔滨新区智轨真的来了~

  民生聚焦丨保护隐私没毛病 入户调查要配合

  哈尔滨这段路行人“无路可走”? 官方回复:等明年…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愿从今天开始温暖每一个人

  今天,有一种温暖汩汩而来!

  我们在倾听,也请您倾听,黑龙江日报民声报道部出发的足音!

  倾听民声,传达民愿,强化服务,以此问政龙江,推进善治。这,就是黑龙江日报每事问·民声民生专版的宗旨。

  我们将坚持“开门办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生动记录群众生产生活,反映百姓所思所想所盼。通过民生聚焦、问政龙江、记者帮办、记者陪办、答疑解惑、回音壁、随手拍、辣语锐评等一个个精心打造的栏目,通达民意,有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做好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潮汐新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