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印度人称:印度探月成就高于中国,因为他们探

印度人称:印度探月成就高于中国,因为他们探

“嫦娥五号”的玉腿和玉脚,上面包金裹银,这其实是反射/保温层,月球表面白天温度高达127℃,金属吸收热量会导致精密仪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夜间降到了零下183℃,这样的极端温度下金属支架也会变脆的…所以,要尽量将温度控制在设备允许的工作温度当中。

自从“长征五号”携带“嫦娥五号”11月24日发射之后,印度人就不淡定了不断的脸书和推特上热议,说什么的都有,凭他们的秉性在贬低一番之后,出现了更奇葩的言论,就是:嫦娥五号在月面着陆之后,着陆舱的面积为4平方米,而印度人称去年想在月表软着陆未成功的“月球2号”显然做的更好,理由是该探测器在降落到距离月面2.1公里时失联,直接撞到了月球上碎成了几百万块,散布在月球表面几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因此这几平方公里的月面是印度领土,几平方公里当然要比4平米大,所以印度胜出,并且在其他方面印度也优于中国…就是这么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蜜汁自信,我就问你,服不服?!

印度人称:印度探月成就高于中国,因为他们探

抛开印度人非正常思维不说,所谓“月球2号”是怎么一回事儿,“月球2号”是在“1号”月球轨道探测器发射成功之后,印度研制的着陆探测器(不能返回)用于观测月球是否有水冰、分析月岩和月壤数据。

通常来说对于月球探测分成:绕→落→返三个阶段。绕月观测相对最容易,原则上来说具备发射卫星成熟的国家努把力都能做到,无非就是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到月球轨道,并且用探测器上的设备观察月球。

印度人称:印度探月成就高于中国,因为他们探

但是进入到降落阶段就非常难了,目前熟练掌该技术的只有美俄和我国,其难度就是脱离月球轨道下降过程中的控制速度问题,月球没有大气层,着陆器下降速度很快,特别是无人着陆器需要由地球宇航中心技术人员控制才行,因为着陆点是首次降落,其状况一无所知,不能使用自动降落方式,需要地球控制中心操纵员观看着陆器上的相机拍摄的实时画面,手动方式降落。

印度人称:印度探月成就高于中国,因为他们探

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有38万公里之遥,即便是无线电波往返一次也得2.5秒!再加上信号穿越大气层延时时间更长,我们在观看“嫦娥五号”着陆器降落时的直播,都是一秒钟/一帧拼接而成的,这还不算更高技术难点,还需要对控制信号放大和滤波处理,因为无线电传播的这么远信号衰减严重,为了清晰有效的发出指令,就得需要在地月之间部署“通讯中继卫星”(图片上是我国发射的“鹊桥”中继卫星),地球→中继卫星→月球轨道器→着陆器信号的接力,否则很难由地球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去控制着陆器安全准确的降落。

印度人称:印度探月成就高于中国,因为他们探

而印度的“月球2号”本身就有大量的外国零部件,肯定会或多或少有不兼容的相互电磁干扰问题,再加上没有中继卫星,导致着落失败。

总之,探月工程是非常复杂的高精尖项目,要有非常扎实的研制能力,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脚踏实地、贪大求洋、过度的自信,都是自欺欺人的精神鸦片!到头来反而受人耻笑。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