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降温 新能源车很受伤:东风景逸直接罢工
宋朝的杨万里说:天寒日暮时,是未风窗巳报,欲雪脚先知。
如今的新能源车主们,则颇有一种欲雪车先知的无奈——随着气温下降,续航要缩水,一启动表现里程就要掉一大截,空调加热更是耗电大户,放不开手脚。
最近寒潮屡屡创访,气温骤降,杭城的新能源车主们深切体会,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数开新能源车的网约车司机了,有几位网约车司机的车就直接罢工了。
自从寒潮造访 东风景逸就罢工了
“要是续航下降我们还能应付,但现在我们是车子直接充不了电了,这可要命了。”网约车司机周师傅说,他租的车子本来续航和现在主流新能源车差了一截,冬季一缩水,本就挺麻烦的了,可没想到,这回车子是直接让他活都不用干了。
“无论快充还是慢充,电就是充不进去,好几天了还这样。而且还不止我一个,我们几辆车同时出现这个问题。”不止周师傅,同样在杭州乐享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租车的七、八位师傅都在这几天碰到了这个问题,而他们租的都是同一款东风景逸S50EV车型。
“具体是电池还是线路等出了问题,我们现在也没法确认,但多少都和温度有关。”周师傅说,大家的车子都是在上一次降温后陆续出的问题。更让大伙儿着急的是,生意没法开张,但车子每个月都要付三千多租金。
“而且这么一来,就是修好了,我们也不敢开啊。寒潮还没过去呢,万一还是出问题呢?”司机师傅们忧心忡忡。
“目前还没法确定车辆问题到底是在哪里。”昨天下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询问了杭州乐享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已经给出了几种补贴方案,目前还在和司机师傅们协商,补贴方案除了补给师傅们一二月份两笔钱,最重要的是给车辆的电池铺设加热板。显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的技术人员认为降温对电池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很大。
工作人员其实也不否认这点。他们说,这几辆车目前都停在公司里,前两天气温稍有回升,电池又能正常充电了,电池因气温而“冻结”的嫌疑很大。故而,面对新一波的降温,车辆会否“故态重萌”,工作人员也没把握:“目前我们技术人员还在想办法找出问题关键,给出解决办法。”
原本一天一充 现在一天要两充
如果说周师傅他们碰到的情况比较极端,卢师傅们这几天的状态怕是更有代表性了。
“前一天晚上停车时显示续航还有300公里,第二天早上一上车就剩290、280公里了。等车子一启动,除雾什么一开,还没出门,续航少掉3、40公里了。我这还是新车新款,他们老款的够呛。”网约车卢师傅是去年新买的新能源车,刚买来就碰到疫情,一年下来还没跑足7万公里,对网约车司机来说,算得上是够新的车了。
卢师傅的车子续航标称400公里,他说自己生意好的话一天跑30多单,如果是平常气温,充满电跑一天是绰绰有余的。
“气温低了肯定不行。像我这样的新车,最近这段时间续航也得打个7、8折,老车怕是更多。”卢师傅说,这还是因为前几天温度有所回升、空调使用率不高情况下的折扣,”像今天气温更低了,不开空调肯定不行。一开空调,续航还得打个折上折。“
卢师傅的应对办法,是把原本一次充电改为两次充电。他在自家小区的露天车位装了充电桩,晚上回去就慢充,中午趁着吃饭休息的时候找地方快充。
不过卢师傅的法子也不是没有缺陷。卢师傅说,趁着年前,他现在是白班夜班都做,这样留给慢充的时间就不太够:“慢充充满要十几个小时,我现在晚上12点回去,早上出门也就能充50%、60%的电,还是有点紧巴巴的,有时候得想法子省着点用。”
不过卢师傅最担心的,反而是寒潮会不会持续到农历过年前后,那对所有的新能源车主们恐怕都是个大考验。
前年过年,卢师傅也是开新能源车回去的,“路上车又堵,充电还得排队,换个服务区心里又没底,一路上都很焦虑。”
掌握这些小技能 提升新能源车续航里程
面对降温,续航里程的缩短是所有新能车都会面临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本质性的技术提升。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掌握以下用车小技巧,相信会对寒潮中用车的体验有所帮助:
使用“电池预加热”功能,或在出门之前,给车辆充电30分钟,这样同样够提升电池温度,改善续航能力
不要经常电门全开高速开车,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减速工况
在空调的使用上,如果需要跑长途,或者对剩余电量信心不足,应该尽量避免上车时空调的高温使用
原地长时间怠速或者停留,建议暂时关闭空调只开启座位加热与方向盘加热
可以间歇性使用空调,在车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关闭一段时间暖风,以节省电量
条件允许的话,尽量把车停放在温度较高的室内
不要把电池放到快没电了再去充电,更应该让电池一直处于正常的循环状态内,做到“随用随充”
尽量使用慢充进行补电
(原标题《寒潮降温,新能源车很受伤:东风景逸直接罢工》。编辑 吴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