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这个冬天格外的冷,互联网公司也不好过。

10月24日,马云在上海炮轰金融监管后,蚂蚁金服2万亿上市计划被搁置。

如今又集结了数个资本方,打算进军菜市场。

可菜市场不比外卖,这里面很多都是上年纪的大爷、大妈,用不熟手机、跑不了订单。

菜市场是他们唯一的生计来源,失去了就一无所有。

用百亿级的资金,去抢他们的饭碗

这好吗?岂止不好,简直无耻!

所以,人民日报评论指出:

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马云跌下神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那么,反对马云的人在反对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或者更多有识之士,反对的不是马云,而是反对电商的野蛮扩张,平台的疯狂收割。

借力强大资本,而实行的不正当竞争,以及它们对一个时代的伤害。

01

盯上“菜市场”的不止马云一个人,这段时间,互联网巨头企业相继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

在购物、打车、外卖、自媒体、短视频,这些热点之后,卖菜,几乎又成了互联网的又一个风口。

比起前面的风口竞争,这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狼几乎是同时出动,看起来势必要将菜农,变为自己的打工人。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家资本就对这项业务稳步推进,阿里巴巴、美团、滴滴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相继布局。

6月,滴滴旗下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在四川成都开团,拉开社区团购厮杀的序幕。

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正式进入社区团购赛道,并快速在济南落地。

8月底,拼多多推出“多多买菜”,并在武汉和南昌上线。

11月,在2020中国全零售大会上,盒马CEO侯毅透露,阿里成立了一个社区团购的事业部。

11月30日,社区零售品牌“十荟团”宣布完成1.96亿美元的C3轮融资,由阿里巴巴与Jeneration时代资本联合领投。

昆仑资本、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鼎晖投资、GGV纪源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渶策资本、高鹄资本跟投。

12月11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将向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投资7亿美元。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作为疫情下新商业模式,社区团购正处于火爆阶段。

却依然没有逃脱行业陋习:不是把项目和服务做好,而是抢新人,把价格做低。

菜市场和生鲜电商进行比较,前期毫无优势。

土豆、芋头、山药等蔬菜的特惠价格,通常是菜市场的一半甚至更少,鸡蛋、鸡肉、猪肉、牛肉等也便宜不止一半。

砂糖桔等水果,甚至常常出现1.98元/斤,跌破批发价的价格。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菜市场基本都是普通的个体户,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租的压力,和电商平台打价格战?

在大资本的疯狂补贴面前,小摊贩根本不堪一击。

几乎是降维度打击,撑不了几个月,买菜大爷大妈,要么门可罗雀,要么血本无归。

02

对于买菜的人,前期当然高兴,各个平台挨着领优惠。

羊毛薅完一波,又一波,几轮下来,确实能省不少钱,但回头发现菜市场没了。

任何商业机构都不是慈善家,他们是为利润而生的,当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会露出贪婪的本性。

经销商、菜市场、甚至超市客源都被抢走,大平台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左右产品定价,无差别宰割消费者了:

发现你比较富有,就多点;发现你穷,就少宰点。

就像前段时间某平台,88VIP会员价格73.9,运费5元;非会员62.9,还免运费。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而供菜商或者在平台卖菜的商家,也不会好过:

前段时间,几个资本方让商家做二选一的决定,非此即彼。后来,官媒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才稍有收敛。

另一个就是流量,完全受制于人。

2010年7月,淘宝悄悄改变了规则。

除了利用不透明机制,对大量卖家商品排名降权外,更大大强化了直通车的作用。

人们搜索一款商品时,通常只会浏览前几页的内容,后面的几乎没有机会被发现。

要想获得好的排序,卖家就必须参加竞价排名,设置比别人更贵的直通车,单一点击可能要花费上百元。

有人笑称,世界上最贵的车不是劳斯莱斯,不是宾利,而是淘宝的直通车。

如果你是商户,你一定会有大平台肆意变更规则,巧立名目,收费多如牛毛的困扰;

如果你是合作伙伴,你一定会被傲慢压价,践踏人格的经历;

如果你是创业者,恐怕也有过被巨头以流量为要挟,低价入股的遭遇;

这样的套路在购物、打车、外卖等重复上演,甚至影响了中国互联网整整十年。

规范运作的不如野蛮生长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一幕反复上演。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其本质就是两头吃,吃完商家,吃买家。

先烧钱,用补贴来收割流量和聚集人气,这种烧钱方法必然拖死亿元级,甚至百亿级以下的竞争对手。

寡头形成行业垄断格局,然后再制定规则,操控流量,商家交钱买流量,买家用大数据杀熟。

套路有点和“杀猪盘”一样,先养肥,获得信任,再一步步把你榨干。

平台不创造任何价值,却是吃的最肥的那一个,就像古诗中的名句: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03

今天的很多平台,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代理商。

产品通过平台变为商品卖给消费者,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向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收取巨大的分成。

正是这种分配,成造就了今天互联网首富。

也毁掉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生态,而把本该分给众多人的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巨头手中。

生产和服务商如果不挣钱了,只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是降低成本,即生产更低品质的产品,甚至劣质产品,或者降低服务质量。

这一点美团的用户应该有切身体会,很多所谓的网红餐食。

甚至,可能连一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

即使,到店消费的团购餐,我们的实际服务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低价得到并非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种选择,生产者宣布倒闭。

这直接导致了市场的多样性、丰富性被损伤。

价格做烂了,市场做坏了,也许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层次。

但是,这个修复的过程会很漫长,甚至需要付出死掉一批社区团购平台的代价。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价格适当做低有利于产业化,规模化。

但价格过低过滥,不择手段的打价格战,就扼杀了整个产业,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网贷和长租房就是先例:网贷拼的是谁的利率高;长租房拼的房租低,但殊途同归,到最后留给社会一地鸡毛。

短期内想要恢复行业信心,基本不可能。

现在的市场,走一圈就会发现,同类产品严重过剩。

价格一家比一家低,哪个产品赚钱,大家就一窝蜂做哪个产品,一样的产品,价格却相差甚远。

劣币驱逐良币,慢慢的好的东西为了生存,也开始降价了!

价格降低了产品还能做好么?基本不可以。

所以,这真是一个作死的时代!为了让自己活,所以不想让大家活!

结果是大家都没得活!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行业,一开始很有生命力,也有不少人依靠这个行业赚钱,后来大部分企业覆灭的原因!

04

马云曾宣传:让天下没有难买的商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但强势资本跟弱势实体,他们是在公平竞争吗?

事实上资源大量集中,少部分人生意好做了,大部分却更难了,完全要看平台的脸色。

电商和平台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了吗?

刘强东说了大实话:

电商造就的不是就业,而是失业;

是懂互联网的人,抢走了不懂互联网的夫妻店的饭碗,一个人抢了三个人的饭碗。

电商带来了1000万人就业,传统行业就有2000万人失业。

无独有偶,娃哈哈宗庆后说:

每次要整治电商和淘宝时,马云就是拿“我淘宝带来了数百万人就业”当托词。

但马云的电商同样造成了大量失业,新增100万就业,让线下500万失业。

也就是说,无论是电商从业大佬,还是线下实体大佬,都不认可“电商带来了净就业”。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我们不去否认,电商在提升商业流通效率上的贡献。

但兴一利,必生一弊,我们也必须承认电商对就业市场,对底层人造成的冲击。

尤其是这次,可能直接就会把菜市场抹杀,造成更大的失业。

所以杨昇老师感叹:

一个社会,应该鱼龙混杂,大要有大的活法,小也应该有小的活路。

就像海洋,鲸鱼能活,小鱼小虾,甚至海藻单细胞生物也能活,这才叫良好生态。

不能只让鲸鱼活下去,而把小生物都淘汰掉。

一个社会,大资本大企业应该干什么?

难道是要倾尽它们的力量,与小民争利吗?

这些年,眼见着一个个巨头,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眼见着富豪排行榜上,每一个富豪的身价年年攀升。

眼见着富可敌国的富翁,带领着他的巨头企业,把触角伸向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如今他们无可匹敌的狼性,和富可敌国的资本,把升斗小民赖以为生的小生意都抢走。

就叫发展吗?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难道就是,钱都被大资本赚走。

让无助的个体深陷失业和穷困的泥沼,而找不到希望吗?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惶恐过,社会变得太快了,感觉自己随时都会被社会抛弃。

那种岁月静好的安心,那些勤劳致富的信仰,难道真的在一天天崩塌吗?

05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言辞激烈地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批评:

中国有些企业家,干的是能捞一把就捞一把的事儿。

中国的科技应用水平不低,但多数利用的是低级趣味赚钱,利用的是买卖东西、喜欢互相八卦来赚钱!

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是想挣快钱,对中国的实力,并不能带来本质上的提升。

那么多软件公司,宁可花成万上亿的钱去开发游戏。

也没一家愿意去开发工业用软件,如CAD,CAM等设计、制造用软件!

企业不争气很让人很难受!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詹国枢认为:

当中国的资本在为以赚快钱为目的,大把地砸向共享垃圾单车、蝗虫外卖,我看不出拿什么和美国拼。

我们非常痛恨,美国借贸易问题,对中国的极限讹诈式打压,但有时更痛恨国内这些不争气的伪企业家。

像华为一样的企业,为什么就那么少呢?

俞敏洪说中国企业的真相就是:遍地都是投机商,哪有什么企业家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腰缠万贯,富可敌国,算不上强大,真正的强大。

是那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坚守自己品质定位和价格定位的执着者。

就像任正非老先生:

在美国的霸权规则下,华为遍布全球170个国家的供应商、代理商,都因没水而枯竭,数百万人可能将面临失业。

但他依旧守着自己的底线。

没有去炒房子,也没有挣快钱,更没有和小民争利益,即使再难,都一个人扛下来了。

他曾说:

“企业家不是什么钱都赚,那是商人干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要有担当。”

也如曹德旺,30多年投身玻璃行业,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汽车供应商。

2009年5月,登顶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曹德旺说:“我在做一个伟大的事情,不是为了养家糊口。

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享受生活的话,我把股票转让出去,就有很多钱,虽然我捐了100亿,但还有百把亿。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和民族脊梁,不能只为了钱,只为了享受,而是应该为了中国能够强大起来。

马云失声50天后,再被官媒点评:社区团购,即将


企业家也必须要有这样的境界和胸怀:

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这才是企业家要做的事。

按理说,

互联网巨头那么高的技术,那么大的财力,他们应该干一些与科技的未来、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事才对啊。

为什么净往这些低端行业冲,难道他们除了赚钱,就没有更大的理想吗?

所以,人民日报才意味声长的说了一句:

“如果只顾着低头捡六便士,而不能抬头看月亮、展开赢得长远未来的科技创新。

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数据。

也难以转变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难以改变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这不仅仅是提醒,也是警告!耗子尾汁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